烔煬鎮選派干部快速實現角色轉換
發布時間:2017-10-26 13:58:43 來源: 閱讀次數:1885
下派到烔煬鎮的第五批選派干部迅速到崗到位,積極投身到選派村的各項工作中。 “使命感”、“責任心”和“勤奮”幫助選派干部成功的實現了由機關干部到農村干部的角色轉換。
一、從調研村情入手,理出一條發展思路
合肥市發改委選派干部、歧陽村黨委第一書記權喜良同志上任伊始,就組織開展走訪調研,傾聽干部群眾意見、理清工作思路,開展大討論活動,共商全村發展大計。巢湖市發改委選派干部、指南村黨總支第一書記徐玉紅同志,開展進村入戶走訪活動,及時了解村情民意,掌握開展工作的第一手資料。我鎮兩名選派干部緊緊圍繞“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主題,吃住在村,進組入戶,熟悉村情,了解民意,掌握所在村“兩委”班子結構,本村黨員隊伍狀況,村自然資源和經濟社會發展、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村莊規劃、計劃生育、社會治安及影響穩定的因素等各方面情況,圍繞改善農民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提高農民的生活質量,研究制定出選派兩年工作規劃和本年度工作計劃。
二、從理順關系入手,暢通一個交流渠道
增強公仆意識,牽掛群眾冷暖,帶著感情做群眾工作。在開展工作中兼顧處理好“四大關系”:1、處理好與群眾關系,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謀群眾之所需。2、處理好與黨員的關系。3、處理好與鎮黨委的關系,自覺接受鎮黨委的統一領導,服從鎮黨委的各項決定和部署。4、處理好與選派單位的關系,定期向選派單位匯報工作,加強聯系,爭取支持。
三、從為民辦實事入手,找準一個突破口
選派干部在調研的基礎上,從本村群眾所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出發,重點解決道路、人畜飲水、產業發展等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
權喜良書記通過調研,針對歧陽村種植業零散不成片的問題,有的放矢,將通過爭取資金支持當地草莓大棚種植,引導當地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同時開展好自然村之間砂石路的改造工作等等。
指南村地理位置比較偏僻,交通不便,掌握相關情況后,為改善交通環境,徐玉紅書記制定出興修水泥路的計劃,方便群眾出行。與此同時,合理借助外力,搞活全村經濟。爭取本村能人回鄉創業,借助選派項目引導、招商引資、結對共建等途徑,盤活村級資產,發展好村集體經濟。
由一名機關干部到一名農村基層干部,角色反差巨大,通過調研走訪,讓兩名選派干部清醒的認識到農村經濟的落后,要盡快幫助農民富起來,農村干部所充當的角色就是要幫助農民找項目,找資金,并提供全程服務。
鎮黨委高度重視第五批選派干部到村任職工作,歧陽村、指南村主要負責人妥善安排,選派干部認識到位,態度積極。“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我鎮第五批選派工作開局良好,選派干部已基本實現角色的轉換,順利進入工作狀態。
(烔煬鎮 高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