欄桿集鎮石門村:“四帶”催生美麗幸福新石門
發布時間:2018-04-10 09:00:50 來源:本站 閱讀次數:2515
欄桿集鎮石門村雖為貧困村,但村“兩委”班子不等不靠不要,在村總支書記的帶領下,積極謀劃,主動作為,靠“四帶”甩掉了貧困村的帽子,催生出了一個美麗幸福的新石門。
好書記帶頭,群眾有標桿。今年不到44歲的石門村人龔英文,從養鴨開始探索,成為年出欄肉鴨15000多只,年收入達15多萬元的致富能手。2015年全村黨員一致推選他為村黨總支書記。有了“領頭雁”,全村脫貧致富也有了標桿。在他的帶領下,村里注冊成立養殖合作社,帶動其他群眾發展養殖業。目前,全村養殖大戶有30多戶,肉羊年出欄700多頭,生豬出欄200多頭、鴨出欄30000多只、雞出欄500多只,年純收入達30多萬元。
好支部帶領,群眾有底氣。石門村黨總支在民生工程、公益事業、精準扶貧、產業發展等方面成為群眾的“當家”。黨總支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以黨員示范帶動培育出“雙培雙帶”先進典型。石門南份支部,專注養殖生豬、種植水稻,注冊成立巢湖市石門村王平家庭農場,現有耕地500多畝,配套機械3臺,水泥嗮場300平方,帶動當地貧困戶就業8人;生豬養殖場2000平米,年出欄生豬850頭,帶動當地貧困戶就業4人;特色龍蝦養殖20畝,年利潤60萬元。
好黨員帶動,群眾有榜樣。從2016年5月開始,石門村在全體黨員中開展黨員“星火”先鋒崗創建活動。在全村黨員中開展爭當“政治思想好、組織紀律好、業務水平好、愛崗敬業好、為民服務好、廉潔自律好”的“六好”黨員活動,讓黨員亮身份,樹形象,以實際行動成為廣大群眾的榜樣。67歲的老黨員黃青松,在自然村道路暢通工程中,帶頭騰出自家的糧田讓路基拓寬,同時挨家挨戶做思想工作,化解矛盾,路基拓寬全村率先完成。73歲的老黨員李海山,在美麗鄉村建設中,率先垂范,帶頭拆除自家房屋旁邊的破舊圍墻,發揮了很大的示范帶頭作用。
好產業帶路,群眾有信心。以黨支部為單位,探索出了“一支一策”的產業發展模式,分別建立了以種植大戶為主的“家庭農場”模式,以資源利用為主的“光伏發電”模式和以養殖大戶為主的“養殖合作社”模式。以種植綠色生態環保型的食用菌和中藥材為主的村扶貧產業園、11個家庭農場、5個養殖合作社,共計帶動貧困戶107戶,戶年均增收500元。村陽光電源公司投資建設光伏發電項目,讓區域內近700戶群眾(貧困戶80戶)享受集體用地租金入股分紅,戶年均增收1000元。
“四帶”帶出了石門村新氣象,村黨總支去年度榮獲合肥市“五個好”村黨組織、巢湖市首批基層黨建示范點、第五屆巢湖市文明村等稱號,村集體年收入達到15萬元,貧困村出列和貧困戶脫貧的任務已經全部完成,石門村實現了由空殼村、貧困村、軟弱渙散村向美麗幸福村的華麗蛻變。今天的石門村正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大力發展光伏產業,引進發展花卉種植業,加快建設省級美麗鄉村,一個更加美麗幸福的石門將展現在眼前。(丁亞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