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政局五大舉措推動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與扶貧開發政策有效銜接
發布時間:2017-10-26 11:46:39 來源:本站 閱讀次數:1549
一是實現標準銜接。按照合肥市農村低保標準和扶貧標準“兩線合一”的要求,2016年我市大幅提高農村低保標準,將標準從2015年的2200元/人.年提高到3600元/人.年,增幅高達64%,高于2016年扶貧線3100元/人.年的標準。
二是完善貧困對象認定方法。全面建立申請救助家庭經濟狀況核查機制,加強農村居民申請低保救助家庭的收入、財產核對認定工作,通過村(居)、鄉鎮(街道)上戶核查、民主評議、審核、公示,市民政局入戶抽查、信息核對、公示等方式,精準識別農村貧困人口,將符合低保條件的農村貧困群眾納入救助范圍。
三是加強信息溝通。市民政部門定期從市扶貧部門調取建檔立卡貧困對象數據,并通過系統平臺核對和手工核對相結合的方式,比對農村低保對象和建檔立卡貧困對象數據,指導鄉鎮(街道)及時更新相關數據,確保信息準確完整、更新及時。
四是加強動態管理。對農村低保對象實行動態管理,采取由低保對象定期上報家庭收入、財產狀況,和市、鄉兩級民政部門定期、不定期走訪調查相結合的方式,及時掌握農村低保家庭人口、收入、財產變化情況,及時對低保對象的保障資格、保障標準進行動態管理,并及時將低保對象名單及動態管理情況提供同級扶貧部門。
五是建立民政和扶貧部門的定期會商制度。建立市、鄉兩級民政和扶貧部門的定期會商制度,各確定一名聯絡員,定期會商交流農村低保對象制度和扶貧開發政策落實和銜接情況,并及時更新數據。(市民政局 梁 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