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四篇文章” 強化農村黨建
發布時間:2017-10-27 19:23:51 來源:本站 閱讀次數:1844
如何解決農村基層黨建工作薄弱、抓手不多、部分基層黨組織作用發揮不夠等問題,增強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夯實新時期黨在基層的執政基礎,成了所有農村基層黨務工作者面臨的一道“必答題”。巢湖市著力做好“四篇文章”,答好“必答題”,強化農村黨建工作。
做好“探索篇”,建立農村黨建工作模式。一是探索建立“兩心”農村黨建工作模式,即以基層黨組織為“圓心”,強化基層黨組織的影響力、凝聚力,實現和群眾的“貼心”(簡稱“兩心”模式)。以基層黨組織為“圓心”,開展“六個覆蓋”活動:全覆蓋設置基層黨組織,全覆蓋選派第一書記,全覆蓋建立社會組織,全覆蓋提拔任期優秀選派干部,全覆蓋公開招考村干部,全覆蓋關愛黨員;以服務群眾為宗旨,以排憂解難為抓手,開展“六民”活動,實現和群眾的“貼心”: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辦實事的“為民”活動,幫助失業人員再就業的“富民”活動,綜合治理,保一方平安的“安民”活動,活躍群眾文體活動的“樂民”活動,方便群眾,服務群眾的“便民”活動,爭做文明市民為主題的“育民”活動。“兩心”模式緊扣提升基層黨組織戰斗力主調,緊圍全心全意為群眾服務主旨,緊抓密切聯系群眾主線,有力地增強了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提升基層黨組織的服務功能。二是探索“黨建+”模式,以加強黨的領導為前提,以發揮基層黨組織作用為基礎,建立 “黨建+互聯網”“黨建+合作社+社員”脫貧模式,幫助多名群眾脫貧。圍繞“目標管理、過程管控、績效評價”的要求,分類設計模塊,注重統計、分析、管理、評價功能,探索建立“明珠巢湖、智慧黨建”云平臺,發揮“黨建+”作用,帶動社會組織、群團組織相關工作,使之成為黨員學習與群眾參與的大平臺。同時,與市移動公司合作,在夏閣鎮16個村居試點建立“黨務一點通”平臺。三是探索建立區域黨建聯盟,在黃麓鎮建立全省農村首家黨建聯盟,打破了區域內基層黨組織“條塊”界限的狀況,實現了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條塊結合、共駐共建,整體上提升了區域黨組織服務功能,提高了區域建設和管理水平,域內17家單位首批加入黨建聯盟。此外,在鳳凰山街道、中廟街道等地分別建立了多家區域黨建聯盟,有效整合區域資源,強化區域單位黨建工作,提升農村黨建工作水平。
做好“示范篇”,引領農村黨建工作航向。一是按照“五有一好”標準,以安徽組干學院為中心,以沿湖沿路區域為重點,打造一批黨建工作示范點。通過聯點幫扶、督查調度、召開現場會、資金幫扶等措施,目前全市首批28個黨建示范點已經建成并得到命名。黃麓鎮臨湖社區和烔煬鎮鳳凰村在“兩學一做”和標準化建設中,已成為各個示范點中的示范點,合肥市委組織部部長親臨現場考察,給予了高度評價。中垾鎮濱湖村得到中組部及省委組織部有關領導的肯定。二是通過紀檢和組織部門的聯手聯動,合力推進村居黨建、文明創建、美好鄉村建設、計劃生育、民生工程、社會穩定、拆違控違、黨風廉政建設等12項重點工作,打造一批村居黨建示范點、廉政示范點、為民服務示范點、文明村居示范點等,既強化了村居黨建工作,又推動和促進了其它各項工作。三是打造黨代表黨建工作示范點。要求全市624名各級黨代表通過黨委成員聯系黨代表、黨代表聯系黨員、黨員聯系群眾的“三級聯系”機制,發揮黨代表特長和優勢,把黨代表所在基層黨組織打造成黨建工作示范點,目前,86個黨代表所在基層黨組織已打造成基層黨建工作示范點59個。
做好“創新篇”,增強農村黨建工作活力。一是普建“黨小組之家”。 為了切實解決農村、社區黨員工學矛盾問題,加強農村黨員學習教育,巢湖市在村基層黨支部普遍建立“黨小組之家”,方便黨員參加黨組織活動。目前,已建“黨小組之家”1106個,做到了設置廣覆蓋、場所規范化、材料統一發、活動自由辦、檢查分級抓。二是推行黨員積分制管理。首先在蘇灣鎮進行試點,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面向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進行推廣普及。全市黨員以黨支部為單位,采用積分管理,根據每個黨員參加所在支部“三會一課”、志愿服務、履行黨員義務、發揮黨員作用等情況以年度為時限進行記分。
做好“夯實篇”,筑牢農村黨建工作根基。一是加強隊伍建設。印發《巢湖市村新進人員暫行辦法》,重新核定村干部職數763人。認真落實村干部日常管理辦法,不定期進行實地暗訪和電話查崗,并進行通報。推行干部勤政檔案制度,每季度收集一次村“兩委”正職勤政檔案。認真開展村干部學歷教育面授工作,2016年14名村干部通過考試取得安農大成教院大專畢業證書。二是整頓軟渙組織。對8個軟弱渙散村,建立工作臺賬,制定一村一策整頓方案,建立市四大班子黨員負責同志聯系指導、市直單位幫扶制度,將整頓情況納入黨建工作年度目標考評和“三級聯創”內容。目前,8個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已全部整頓到位。三是領辦黨建項目。去年,市、鄉鎮黨委書記都領辦一個以上農村基層黨建工作項目,市委書記領辦的“第一書記全覆蓋”項目順利完成,結合“四聯四定”和脫貧攻堅“單位包村”工作,在24名第六批選派干部的基礎上,再選派129名市直及鄉鎮黨員干部到其余村擔任第一書記兼扶貧工作隊隊長,實現全市153個村黨組織第一書記全覆蓋。舉辦村第一書記和貧困村書記、主任培訓班,幫助第一書記提升能力、盡快進入角色。四是抓實選派選聘。嚴格落實選派干部、大學生村官在崗工作、半月查崗、雙月報工作制度;對24個選派村發展集體經濟項目進行驗收,及時撥付選派專項資金120萬元;赴嘉興市舉辦選派干部和組織委員培訓班。抽調4名大學生村官到市直單位實踐鍛煉;認真做好鄉鎮黨委換屆大學生村官推薦考察工作,3名有大學生村官經歷人員當選鄉鎮黨委委員。完成在崗的38名大學生村官年度考核和第三批、第六批大學生村官聘期考核工作,按程序簽訂續聘協議。公開選拔2名大學生村官擔任村黨組織第一書記,面向聘期期滿的大學生村官定向招聘4名鄉鎮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有序流動任滿2個聘期的3名大學生村官。五是抓黨建促脫貧。出臺了《關于切實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全力推進脫貧攻堅工作的實施意見》和《巢湖市村干部隊伍建設三年計劃》,在機制上、措施上、隊伍上等為抓黨建促脫貧提供了堅強保障。層層簽訂《脫貧攻堅責任書》,將扶貧脫貧工作納入鄉村黨組織書記專項述職內容。制發《全市開展“單位包村、干部包戶”脫貧攻堅行動方案》《脫貧攻堅考核辦法》,對扶貧工作不力的黨政領導、包村單位責任人、包戶干部,分別采取約談問責、限期整改、組織處理等措施。(卜珍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