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河街道創設載體 探尋無職黨員作用發揮新路徑
發布時間:2018-06-06 10:51:43 來源:本站 閱讀次數:2233
天河街道將金碼頭社區作為試點,開展無職黨員設崗定責工作,共設置“黨風政風監督崗”“黨紀法規宣傳崗”“社情民意征集崗”“文明新風倡導崗”四個崗位。近一年來,通過努力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時也存在諸多的問題:比如招募的黨員年齡偏大、自主開展活動的意識尚顯不足、引領輻射作用沒有顯現、護短現象時有發生。針對以上問題,天河街道紀工委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考慮,爭取早日打破僵局,激發無職黨員的內生動力,配合紀工委工作,發揚基層民主,強化黨內監督,走出一條黨風廉政建設的新路子。
一、采取“固定+臨時”的模式,解決黨員年齡偏大和人手不足的問題。由于工作和家庭的原因,很多年輕、具有專業技術、知識層次相對較高的黨員無法具有固定的時間長期投身此項活動。天河街道紀工委從去年十月份開始采取新的招募策略,即配合社區中心任務的需求,結合原有的“固定編制”,發出人才集結令,廣發英雄貼,招募有興趣愛好、符合活動時間要求的“臨時工”,發揮“長槍短炮”的各自優勢,共同推進工作的開展。據統計,金碼頭社區共發出五次人才集結令,招募臨時無職黨員40多人次,較好地推進了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宣傳教育、基層民主監督、創建文明城市、禁燃禁放、老舊小區改造、基層黨組織標準化建設等多項中心工作。
二、采取“榮譽+物質”的模式,解決自主開展活動意識不足的問題。制定黨員積分制,每次開展活動在取得成效的基礎上,給參與的黨員記下相應積分,每季度根據積分,發放相應的“績效獎金”。打破黨員羞于談錢、只講無償奉獻的認識,讓無職黨員按勞取酬,體現經濟價值,并將作用發揮明顯的無職黨員評為“季度之星”,在社區的宣傳欄內予以公開表彰。希望這種雙重激勵的機制可以促使無職黨員更大程度地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地開展活動,形成社區事務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三、采取“民主+娃娃”的模式,解決引領輻射作用不夠明顯的問題。通過“三會一課”,定期組織轄區內的黨員集中討論現階段黨員隊伍或社區居民中存在的突出問題,點評前一階段無職黨員活動開展情況,在充分了解社區普通黨員和居民的利益訴求與心理狀態的基礎上,更有針對性地開展“接地氣”的民心活動,真正做到打破過去行政指令的慣性思維,從社區自身建設的實際需要出發,破除社區黨委的“命題作文”,注重走近民情、體現民意、贏得民心。結合教育需從娃娃抓起,選擇一些容易操作、意義重大、趣味性高、收效快速的活動,聘請娃娃充當“臨時黨員”,帶動家長一起體驗無職黨員活動,利用“抓兩頭、帶中間”(一頭為老黨員老干部,一頭為少年兒童)的工作方式,迅速擴大示范引領作用,沖破工作瓶頸,融合社區整體黨員力量,真正發揮出基層堡壘的戰斗作用。
四、采取“公示+回訪”的模式,解決無職黨員發揮作用的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徇私舞弊、弄虛作假等作風不實的現象。金碼頭社區將先期通過“民主推薦+本人自薦+因人選崗”的辦法選取出來的政治強、黨性好、覺性高的12名無職黨員,按照他們各自認領的崗位名稱頒發了銘牌,公開懸掛在家門口,同時要求無職黨員履職時必須佩戴上崗證,這既代表了榮譽,更代表了責任,也是接受群眾監督的方式方法。
街道紀工委將進一步完善無職黨員的管理制度,民主選出每種崗位的小組長,規范內部秩序,賦予設崗定責的無職黨員更多的自主權。建立工作過程記錄及公示制度,每一階段的工作都需要制定計劃,通過張榜公示、社區公眾號、居民群、天河街道網站等做好前期的宣傳,將履職的過程用文字和圖片真實的記錄下來,并請服務或監督對象簽字確認,然后進行動態過程公示,隨時接受群眾監督。根據工作記錄,由街道紀工委和社區黨委隨時抽取數名服務或監督對象進行回訪,查看工作的真實性和執行力度,確保無職黨員設崗定責不流于形式,不走過場,切實成為黨員發揮作用的渠道。(鄧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