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灣鎮“三創新”舉措實施黨建引領扶貧民生工程
發布時間:2018-12-26 10:22:38 來源:本站 閱讀次數:1987
一是創新開展脫貧攻堅檔案規范化建設。蘇灣鎮扶貧檔案規范化管理工作,全程遵循“完整、規范、實用、美觀”的總原則。完整性原則。扶貧檔案是貧困戶精準識別、精準施策、貧困戶精準脫貧過程中形成的原始記錄。為扎實做好資料歸檔工作,蘇灣鎮將精準扶貧工作中形成的所有材料作為收集對象,確保材料“應收盡收、應歸盡歸”,寧可多收,不得遺漏,有效保證檔案的完整性。規范性原則。為確保檔案管理的規范性,鎮扶貧辦工作人員細致研讀《巢湖市精準扶貧鎮村兩級檔案整理工作手冊》,與安徽博廣檔案科技有限公司進行深入商討,在巢湖市扶貧辦和市檔案局領導的親自指導下,啟動扶貧檔案歸整工作,目前鎮級材料和大壩村級資料已完成鑒定、分類、排列、裝訂、建立目錄和裝盒工作。實用性原則。為了使扶貧檔案保管得當、查閱方便,蘇灣鎮根據查閱習慣和檔案特點私家訂制扶貧檔案盒,盒內按件組分類,每個件組內封面、目錄齊全,同時錄入扶貧檔案電子目錄,在電腦上可以根據年度、類別、項目快速查找。美觀性原則。在檔案整理的過程中,不僅體現檔案管理的規范要求,還展現了扶貧檔案的特色與檔次。我們在檔案盒背面印制“美麗新蘇灣”微信公眾號二維碼,加強對蘇灣鎮各項工作的宣傳與推介力度。
二是創新打造黨建引領扶貧民生工程示范基地。為了響應習總書記精準扶貧的號召,蘇灣鎮扶貧辦組織將巢湖市振康禽業食品有限責任公司打造為“黨建+扶貧”產業就業示范基地,帶動貧困戶產業和就業發展,實現貧困戶穩定脫貧,順利增收。黨建引領,模范帶頭。公司黨支部安排黨員職工和業務骨干與貧困戶就業者開展幫扶結對,建立“車間扶智小組”,對在企業就業的貧困人口進行生產技術指導,提升勞動能力,增強脫貧致富的信心;公司黨支部舉辦肉雞養殖技術和車間生產技術指導大講堂,讓企業就業的貧困人口快速提升技能的基礎上,幫助他們樹立自信,激發自我發展的內生動力,助力精準扶貧。精準扶貧,帶動兩業。公司出資建設的專門的“扶貧養殖產業園”,帶動全鎮71戶貧困戶加入養殖,共養殖雞苗11000只。公司承擔市場風險,從雞苗投放到、飼料供應到養殖管理、技術服務、成雞回收等所有提供最周到的服務,讓貧困戶掌握科學養殖技術,確保貧困戶增收;選擇最合適的崗位安排貧困戶本人或家人就業,確保貧困戶年收入增加20000-40000元。以點帶面,逐步推進。像巢湖市振康禽業食品有限責任公司這樣的企業在蘇灣鎮還有好幾家,通過發展黨建引領扶貧示范基地,擴大企業的扶貧效益,鼓勵其他企業像振康禽業食品有限責任公司這樣爭做扶貧帶頭人。
三是創新打造巢湖市首個黨建主題文化公園。黨建主題公園位于蘇灣鎮蘇灣社區,占地約40畝,融“聲、光、電”等元素設計打造。園內環境清雅,綠樹成行,黨建元素步步相隨,既為黨員群眾提供休閑娛樂運動場所,又將黨建文化呈景路邊、匯景成園。
公園劃分為宣教區、休閑區,入口處便是宣教區,入黨誓詞展板尤為醒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黨的光輝歷程、黨建、黨旗雕塑、黨徽雕塑、共產黨人雕塑、黨的十九大精神等景觀小品依次展示。
公園中央文化墻還有彩色電子顯示屏和音箱,用以宣傳播放遠程電教視頻和各類宣傳片,革命歌曲、巢湖民歌、食品安全宣傳、農村防詐騙宣傳、31項民生工程政策宣傳播放不停,適時更新節目單,讓群眾“點節目”,滿足百姓文化需求。
通過黨建公園這一載體,將黨建工作與百姓生活聯系在了一起,黨建教育從室內轉移到室外,寓教于樂,成為室外紅色教育陣地,助力全鎮黨員群眾重溫黨的歷史、了解黨的發展,激發干事創業、共謀發展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