欄桿集鎮“六字訣”發揮無職黨員作用
發布時間:2018-06-26 20:32:34 來源:本站 閱讀次數:2695

農村無職黨員作用發揮難、難發揮,一直是農村基層黨建工作面臨的課題,為了有效突破這一“瓶頸”、破解這一難題,欄桿集鎮黨委成立了黨建項目工作組,深入謀劃,積極探索,大膽創新,活用“守心、認責、有為”六字訣,于今年三月正式啟動了“如何發揮無職黨員作用”黨建課題項目。
課題采用項目化管理模式,確定了征求意見、開展試點、初步評估、總結推廣的工作總框架,明確了“以黨小組為突破口”的解題思路,制定了項目實施方案、項目推進計劃和項目操作細則,形成了項目工作臺帳、項目制度匯編、黨小組之家建設規范等一系列指導意見。截至5月底,啟動項目試點的兩個村,已經由原先的28個黨小組優化為14個,調整配強了9名黨小組長,建立了14個“黨小組之家”活動陣地,形成了一套較為完善的工作臺帳。隨著項目工作的深入實施,不僅得到了黨員和群眾的廣泛參與和積極支持,無職黨員作用也初步顯現。
守住初心。針對部分無職黨員黨的理論學習不夠,上進心不足,黨員先進性不能充分體現的情況,利用“黨小組之家”這一陣地,經常性組織無職黨員開展集中學習,將“兩學一做”常態化制度化延伸到黨小組,同時聯系黨小組的村“兩委”成員,定期傳達上級政策精神、通報村級重點工作,并及時將最新黨報黨刊送進黨小組之家,解決農村無職黨員思想“老化”,觀念“退化”,責任“淡化”問題,黨小組之家已然成為農村無職黨員“守住初心”的堅強堡壘。洪橋黨小組組長孫道波感嘆到:“以前到大隊參加會議路遠也不方便,現在黨小組之家建到村了,我們黨小組的黨員就能經常去學習,還能了解到村里的大事,黨小組之家里還有報紙,我沒事就喜歡去看看,及時學習黨和國家的政策,讓我又重新找回了一名共產黨員的榮譽感。”
認領職責。為了能更好發揮黨小組和黨員的作用,在充分考慮黨員能力和群眾需求的基礎上,根據黨員人數和群眾戶數,按照方便工作,利于聯系的原則,劃分出若干個責任區,每個責任區包含10-15個常住戶,由黨小組黨員主動認領,責任區內設置了信息收集、疏導調解、事務代辦、公益事務等四類職責,由認領黨員對照執行。同時為督促黨員認真履責,黨小組每月召開例會,交流和總結責任區內工作,村黨總支以召開群眾座談會、查看記錄等形式加強對責任區的動態考核,作為年底評選“星級黨員示范責任區”的重要依據。通過認領職責,農村黨員從“無職”變“有責”,黨員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有了顯著提升。黨員夏紅年告訴我們:“過去我也想為村子和群眾干一點事,但不知道該干啥,現在好了,我主動認領了責任區,積極幫助責任區內的老百姓干實事,黨員責任區不但讓我們每個黨員肩上有了責任,也讓群眾對我們黨員高看一眼了,我作為一名黨員感到很光榮。”
積極作為。發揮無職黨員作用項目啟動以來,試點村的黨員隊伍在矛盾調解、環境整治、志愿服務、整村推進等工作上主動參與,積極作為,已經逐漸成為村級各項事務中堅力量。朱橋村老黨員李中高憑借多年和村民打交道的經驗,已經成為化解矛盾糾紛的行家里手,成功解決了整村推進過程中大大小小十幾個矛盾,保證了朱橋村整村推進工作的順利進行。“只要是群眾遇到的困難,都可以來找我幫忙調解,大到村里大小工程監督,小到解決鄰里糾紛。我的任務就是把矛盾消滅在萌芽狀態,多收集民意,為村干部減輕工作量。”采訪中,黨員李中高這樣表示。這也是眾多黨員積極作為的真實寫照。
該鎮黨委書記孫其國表示,發揮無職黨員作用對欄桿集鎮加強基層黨建工作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不僅為黨員參與村級工作搭建了平臺,同時也密切了黨群關系,打通了黨員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逐步實現“小事辦理不出村、大事辦理不出鎮”的農村治理新模式。(韓玉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