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訓學習心得體會——巢湖市商務局王偉
發布時間:2019-08-05 11:31:27 來源:本站 閱讀次數:4681
在繽紛多彩的六月,我有幸參加了巢湖市鄉村振興人才工作者(杭州)培訓班幾天短暫而充實的“充電”。通過課堂講座、現場教學、參觀紅色教育基地等豐富受教內容,讓我們來自不同工作崗位上的49名學員飽嘗了“理論大餐”,接受了“精神洗禮”,增長了見識,開闊了眼界。短暫的學習是我們每個學員人生的“加油站”,也是工作上新的“起跑線”。一段西子湖畔的美好經歷已經成為記憶,如何將學習成果轉化為推動巢湖發展進步的動能,是我們必須思考和肩負的使命。
一、幾點感受和思考
感受一:精。浙江地狹人稠、資源匱乏,但浙江經濟社會的發展走的是精品之路。無論考察海創基地,還是參觀夢想小鎮、莫干山民宿,每到一處,呈現眼簾的,都是無數能工巧匠經過千雕細作打造的精品之作,從規劃設計、運營管理、社會服務等方方面面都做到了極盡細致,精細化程度讓人嘆為觀止,難怪有人說“浙江出品,必屬精品”。現如今,每年都有大量的人到浙江考察雙創基地建設、美麗鄉村建設等,但歷經多年發展,可以說一直被模仿,從來沒有被超越。我們只有樹立精品意識,堅持長遠目光,做好頂層設計,因地制宜實施,工作才能做到極致,成果才能經得起時間的檢驗。
感受二:準。浙江各地都有自己的產業特色,大到一個城市,小到一個鄉鎮甚至一個村,都有自身的發展定位,幾乎都有獨特的支柱產業。比如,杭州互聯網、紹興輕紡、永康五金、義烏的小商品、諸暨大唐的襪子等等。聰明的浙江人一直在積極研究和探索自身的發展定位問題,并在實踐中形成了自身的合理定位和特色追求。以一流標準建設一流地方、以一流環境吸引一流人才、以一流人才發展一流產業、以一流產業支撐起一個地方的發展,讓我們記住了浙江這些一個又一個地方。
感受三:活。浙江的思想解放程度高,體制機制靈活,敢于先行先試,是投資興業的沃土和人才集聚的高地。浙江在發展過程中,比較早地認識到單一所有制的弊端,比較早地進行了市場取向的改革,形成了靈活的機制優勢和舉全民之力、集社會之財推動發展的良好局面。反觀我們內地,還存在較大的差距,干部的思想解放程度還不夠高,發展的氣魄還不夠大,制約發展的體制機制還沒有得到有效破除,既束縛了干部的手腳,也令投資者望而卻步,短期內難以形成投資興業、創新創業的火熱局面。
二、一些啟示和建議
1.樹立強烈的發展意識。如今的巢湖,非常宜居,硬環境不比別的地方差,但是經濟一直是制約巢湖發展的短板,若想實現跨越式發展,就要敢于沖破一切阻礙發展的條條框框,學習杭州敢闖、敢試的發展理念,在廣大干部群眾中,形成搶機遇、謀發展、爭率先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2.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創新招商引資的方式方法,出臺招商引資個人獎勵辦法,讓招商引資工作不再是主要領導或哪一個部門的事情,而是每個人的常態化任務,形成上下結合、相互配合、舉全市之力的招商引資工作格局。主動融入長三角一體化和G60科創走廊國家戰略,學習先進發達地區產業發展經驗,積極搶抓東部地區產業轉移新機遇,促進優勢產業在巢湖集聚。
3.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硬件上,保障建設用地土地指標供應,完善開發區、工業園區功能配套。軟件上,整合部門資源,優化辦事流程,扎實推進行政審批制度和政務服務改革,構建便捷高效的政務服務體系。
4.注重人才的引進和培育。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的觀念,緊緊圍繞經濟發展需要,找準地方產業發展定位,堅持“內部培養為主,外部引進為輔”思路,引育與自身經濟發展相適應的人才。一是加強巢湖市干部的培養,培養一批政治素質高、思想解放程度高、經濟業務能力強的干部人才隊伍。二是建立巢湖市籍人才庫,加強本地人才的培養,增進巢湖人的情感認同,促成更多外地巢湖市籍人才“鳳還巢”。三是堅持把招商引資與招才引智相結合,建立完善產業人才引進柔性機制,優化人力資源環境,讓人才引得來、留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