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市:“四聚力”抓黨建促脫貧
發布時間:2018-07-16 10:33:33 來源:本站 閱讀次數:2924
近年來,巢湖市堅持以黨建為引領,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全力投入脫貧攻堅主戰場,形成了“以黨建促扶貧、以扶貧帶黨建”的生動局面。
配強扶貧工作力量,聚“組織力”。打贏脫貧攻堅戰,關鍵在干部,首要是增強戰斗力。黨建指導員全覆蓋。圍繞“一抓雙促”目標,從鎮街機關和市直單位選派優秀黨員干部到145個村(社區)任黨建指導員,實現“一村一名黨建指導員”。優化干部結構。創新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全市村干部隊伍建設的“十八條”意見》,大力選拔優秀年輕干部到村工作,特別是配強村黨組織書記、村扶貧專干等骨干力量。截至目前,公開選聘60名35周歲以下、全日制大學本科畢業生,55名35周歲以下、高中以上學歷退役士兵到村工作。新選聘村干部中,任村黨組織書記4人、黨組織書記副書記6人,扶貧專干58名。建立村級后備庫。每個村至少配備2名35周歲以下、全日制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村級后備干部,目前全市在冊村級后備干部435名。
壓實扶貧工作責任,聚“推動力”。打贏脫貧攻堅戰,核心在落實,要明確工作職責。建立幫扶機制。組織88家單位聯系170個村(社區),3956名黨員干部結對幫扶15192建檔立卡貧困戶,認真落實脫貧攻堅“領導駐點、單位包村、干部包戶”定點掛鉤扶貧長效機制,形成了市委常委包聯鎮街、市直單位包聯村居、黨員干部包聯貧困戶的三級包聯體系。構建網格責任區。以4-6個村為一個扶貧幫扶網格片,由市四大班子聯系鎮街的負責人擔任網格長、鄉鎮、街道黨(工)委書記擔任副網格長,鎮街分管扶貧擔任聯絡員。組建“四支隊伍”。充分發揮961名村“兩委”干部的“內生力”、16個駐村工作隊的“助推力”、4941名幫扶責任人的“外驅力”和145名黨建指導員的“引導力”,瞄準“靶心”共同發力,確保扶貧措施到村到戶到人到位。
提升扶貧工作本領,聚“思想力”。打贏脫貧攻堅戰,要點在學習,要提升業務能力。堅持將脫貧攻堅培訓作為各項培訓的必修課程。依托市委黨校等培訓資源,定期在全市范圍內組織扶貧專項培訓。市里負責輪訓村黨組織第一書記、村“兩委”正職、駐村工作隊、大學生村官。鎮街負責培訓村級其他村干部、后備干部、村(居)民小組長和農村實用人才、致富帶頭人,不斷提高基層干部綜合素質和帶領群眾脫貧攻堅能力。年初以來,共培訓12期共1300余人次。
形成扶貧工作合力,聚“向心力”。打贏脫貧攻堅戰,重點在精準,要激發內生動力。黨支部引領。堅持將支部建在產業鏈上,黨員聚在創業點上,組建產業黨支部8個,引導村級黨組織創辦領導經濟合作社5個,村集體經濟超過10萬元53個。合作社帶動。依托農村黨員領辦創辦的專業合作社、農業莊園、種植養殖協會等農村經濟合作組織,引導其參與到扶貧工作中,共提供就業崗位6819個,實施產業扶貧項目329個,覆蓋貧困村16個,到村覆蓋率100%,村均產業扶貧項目7.187個;覆蓋貧困戶14459戶,共安排扶貧資金18601.94萬元。黨員聯系群眾。將脫貧攻堅作為黨員承諾和民主評議的重要內容,充分發揮黨員“雙帶”能力,組織開展黨員聯系貧困戶、黨員志愿服務隊等活動,促進黨員在脫貧攻堅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目前全市參與扶貧聯系幫帶黨員5300余名,成立黨員志愿服務隊30余個。(葛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