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牛山街道南巢街社區:堅持黨建引領,打造婦聯組織自治新模式
發布時間:2019-12-20 10:44:08 來源:本站 閱讀次數:2928
近年來,巢湖市臥牛山街道南巢街社區圍繞黨建帶婦建、婦建促黨建的工作思路,不斷加強自身建設,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發展要求,努力把社區婦聯組織建設成為組織健全、覆蓋廣泛、充滿活力、服務高效的“堅強陣地”和“溫暖之家”。
“黨建+婦建”,基層婦聯組織彰顯活力。南巢街社區是巢湖市老社區,南巢商業街和人民路步行街坐落其中,經營網點密集,人口居住相對集中,轄區企事業單位76個,個體經營戶一千多家。2018年8月,社區婦聯組織同社區兩委同步換屆,換屆后的社區婦聯執委共有5人,平均年齡41.5歲,全部中共黨員,大專以上文化程度,其中社區工作人員4名(1名為社工),居民代表1名。雖然社區婦聯工作人員有的是社工、有的是普通工作人員,工資待遇都不一樣,但是全體婦聯工作人員始終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社區婦聯班子團結和諧、風清氣正。
“婦建+活動”,巾幗建功助力社區發展。該社區婦聯組織通過建設“文明實踐站”,把文明理念、禮儀風尚送到居民身邊,打造新時代社區踐行文明的驛站、弘揚新風的窗口,為社區居民提供一個傳承優秀文化和技能技藝、傳播崇德向善正能量的精神家園。巢湖市文化館是我社區共建單位,宣傳科的丁冰心變成了社區常客,自從社區里建設了文明實踐站,她幾乎每天都會來到這里,因為站里設有文娛活動室,這里也成為社區文藝志愿者的聚集地。居民們的活動場所就是社區宣傳文明理念的陣地,社區文明實踐站通過了解居民們的需求,開展各類活動,以興趣帶動居民的學習熱情,文明宣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社區婦聯組織還結合文明實踐站平臺定期開展“女性講壇”活動,邀請多位“女性社區好人”親臨現場,為居民群眾分享自己的故事。在這樣的氛圍下,社區愛心志愿服務隊自發而生,會員們利用一技之長,積極參與社區志愿服務活動,為居民提供便民服務,在轄區內營造了“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良好風尚。
“婦建+平臺”,立足需求提供貼心服務。該社區婦聯組織積極探索社區、家庭、學校三位一體的立體教育模式,定期面向轄區居民開展形式多樣、接地氣的宣講活動,弘揚“正能量”,依托商業中心的有利條件,精心打造“巾幗創業一條街”就業平臺,激發廣大婦女創業熱情。依托“婦女之家”陣地,不定期舉辦“婦女插花班”、“嬰兒護理班”、“家庭烹飪班”等創業就業培訓近百余期千余人次,積極為有創業意愿的婦女和失業婦女爭取政策與資金的支持。通過小額擔保貸款平臺扶持了168名婦女自主創業資金千萬元,培育了20多名女性創業就業帶頭人。社區婦聯為了打造“文化南巢”品牌,積極爭取巢湖市民政局和街道黨工委的大力支持,對社區多功能室進行了翻修,并新建了才藝展示廳,為婦女達人們提供了作品展示的平臺。并協調轄區共建單位文化館和東風路小學,充分發揮共建單位優勢,幫助發展和培養文化志愿者骨干,組建了書畫、太極拳、健身舞、柔力球、黃梅戲等多個文藝團體隊伍。
“婦建+創新”,探索自治服務新模式。該社區婦聯組織立足社情全力整合社區資源,積極爭取上級婦聯組織創建巢湖市首家“婦女議事會制度”示范點契機,創新“黨建+婦聯”開展工作,在社區網格化治理模式的基礎上社區婦聯結合社區建設、社區服務、女性社會組織,探索網格化婦聯治理新模式。通過摸底登記轄區內各行各業熱心社區婦聯工作的女黨員、女教師、女醫生以及婦女創業帶頭人底冊,牽頭組織成立了“南巢街社區婦女議事會”,走出了一條以婦女議事會為主線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監督”社區自治之路,促進社區“替民作主”向“居民作主”管理模式的轉變。婦女議事會以“黨政決策建言獻策、婦女發展獻計獻策、維護權益出謀劃策”為中心,遵循議題公開、過程公開、結果公開的原則,采取身邊事現場議、疑難事上門議、突出事專門議等形式,維護居民權益,化解居民日常矛盾糾紛,保障社區婦女權益,幫扶弱勢群體。(張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