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兵鎮:“哨醫”江家保,從中越戰爭走向防疫前線
發布時間:2020-02-13 16:55:08 來源:本站 閱讀次數:3150
散兵鎮高嚴路卡點,駐點“哨醫”江家保正全副武裝,在卡點值守。在防護服、N95和護目鏡的阻隔下,我們無法看清他的面容。道路中央橫亙著一輛卡車,卡車左側是一方草樹叢生的斜坡,右側則是一道亂石壘起的石墻。一車、一坡、一旗、一石堆、一板房,是組成這道防疫關卡的全部設施。
這道關卡通往無為市嚴橋鎮,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要,江家保已經在此駐守了11天。一周前,正是在這個卡點上,一位年輕人想強行沖卡,被散兵鎮派出所民警阻攔。年輕人當即辱罵民警,并趁其不備武力傷警,欲奪卡而去。就在此時,江家保箭步上前一把擎住年輕人,迅速將其制服,協助民警將其押上警車,一場風波迅速平息。
“我曾經是一名軍人,更是一名黨員。”江家保笑著對我們說。1966年出生的他,在17歲便參軍入伍,在27軍51414部隊服役。1986年,20歲的江家保跟很多戰友一樣,火線加入中國共產黨后,便隨部隊奔赴前線參加中越戰爭,這一去便是三年。穿過的槍林彈雨鑄就了他臨危不懼的氣魄,歷經的生離死別也讓他倍感生命可貴。那場戰役中,江家保榮立三等功。
1997年,江家保轉業回到家鄉,先后在巢湖市第一人民醫院和安醫大一附院進修,最終成為了高林衛生院的一名放射科醫生。從軍人到醫生,江家保覺得這兩個職業有共同之處,前者救國為民,后者救死扶傷,只是所處的戰場不同。無論身處哪個戰場,身體都是革命的本錢,所以江家保一直保持鍛煉的習慣,身體素質非常好。
2003年的“非典”疫情發生,一身血性的江家保沖在一線,在發熱門診連續奮戰多日。今年春節,新冠肺炎來襲,當得知需要派人駐守卡點時,江家保主動請纓,他向散兵衛生院院長遲立衛說:“院長,您把高嚴路卡口交給我一人就行,不用給我安排輪班,讓他們都去更需要人的崗位,我保證守好陣地。疫情不退,我也不退!”
散兵鎮的四個縣道卡點中,高嚴路卡點的任務最為繁重。道路可以通行時,高嚴路卡點單日單向車流量在500輛以上,卡點外的車輛排成長龍,江家保一一為他們測量體溫,協助鎮村干部登記信息,通常一站就是一整天,甚至深夜也難以得到休息;道路封閉后,江家保又對往來群眾進行勸返,并宣傳防疫公告,遇上不理解的群眾,常常要千方百計、費盡口舌予以勸導。2月7日,江家保的一位同族長輩想要過卡送藥,也被他極力勸返。對于自己的“六親不認”,江家保嚴肅地說:“上級信任我,把高嚴路卡口交給我,這里就是我的陣地,我的身后是數萬群眾的生命健康。作為一名黨員,如果我自己都不能做到,又怎么讓群眾信服。”
遲院長知道江家保任務艱辛,也心疼這位好“戰士”,常常前來卡點慰問、幫他守卡,并將最好的防護裝備配發給他,可每當提出要給江家保換班休息時,江家保都一口回絕。
“我是黨的一名戰士,戰士的使命就是凱旋而歸。這場戰‘疫’的勝利號角一日沒吹響,我便永遠都在沖鋒的路上。”鮮紅的黨旗下,我們看到的是一名鐵骨錚錚的戰士。而此時此刻,我們熱愛的這片土地上,還有更多像江家保一樣的戰士正堅守在陣地。面對兇猛的新冠疫情,我們勠力同心、嚴防死守,以“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斗志阻擊疫情,終會迎來嘹亮的勝利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