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屏鎮:村級集體經濟“強筋壯骨”脫貧攻堅“換擋提速”
發布時間:2020-05-26 20:05:08 來源:本站 閱讀次數:2470
今年以來,銀屏鎮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抓黨建促脫貧的重要舉措,以提高村級集體經濟收入為核心,增強基層組織經濟基礎,補上村級集體經濟薄弱短板,助推打贏脫貧攻堅收官之戰,助力鄉村振興。
配好“頭雁”,滿盤皆活。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關鍵是要選好班子。選對人。銀屏鎮注重在脫貧攻堅一線考察、識別干部,堅持選準用好村級黨組織帶頭人,吸引本土鄉賢、致富能手、返鄉創業青年投身脫貧攻堅工作中。選派2名優秀鎮干部分別到轄區愛國村、芙蓉村任職黨委書記;轄區9個村共有22名“80后”干部進入村“兩委”班子;招錄“90后”優秀扶貧專干11名,完善工作獎懲機制,激勵廣大干部在脫貧攻堅一線擔當作為。聚鄉賢。愛國村牡丹園扶貧產業園、安徽雙喜圓禽業有限公司、巢湖市春明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的主要負責人均為優秀鄉賢代表,在政策支持下返鄉創業帶領群眾增收致富。
消除“空殼”,破解瓶頸。村級集體經濟是農村發展的基礎,也是提升農村黨支部凝聚力、戰斗力的關鍵所在。銀屏鎮堅持補短板、強弱項,下大力氣解決村集體無錢辦事瓶頸問題。大力發展物業經濟。鼓勵引導各村通過利用自留地、盤活閑置空地、收購置換等途徑,改建、新建標準廠房、倉庫、商鋪等物業項目,涌現出一批亮點項目,芙蓉村茶葉加工車間項目、三勝村倉儲項目、呂婆村雙喜園禽蛋銷售扶貧項目、箕山村種子加工車間項目等已完成建設。此外,三勝村、芙蓉村、呂婆村、箕山村、岱山村物業經濟發展成效明顯,2019年轄區9個村集體經濟收入10萬元左右,其中芙蓉村達50萬元。高效盤活存量資源。轄區愛國村將原釣魚鄉政府所在地改造成為5560平方米單層扶貧廠房;三勝村將原窯廠所在地改造成為2200平方米、1960平方米2棟扶貧廠房,項目每年收益達57.6萬元。
注重“造血”,增強動力。發展特色產業。結合“芙蓉疊翠”“岱岫晴云”等茶葉品牌,培育“一村一品”做大特色茶葉產業。2019年芙蓉村500畝茶葉產業園、芙蓉村茶葉加工車間等扶貧產業項目共收益29.64萬元。緊抓合作經營。根據轄區各村產業特色,由村黨組織牽頭,建立以種植、養殖、農產品加工等為主的專業合作社等經濟組織,采取“合作社+基地+農戶”的運營模式,拓展集體經濟發展空間。岱山村黨委聯合巢湖市春明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幫助協調流轉土地16畝建立岱山蔬菜大棚扶貧產業園,每年可帶動貧困戶30戶分紅,戶均年增收在900元左右。同時吸收了11名貧困戶在園內勞作,實現就業脫貧,每戶年增收10000余元;巢湖市源創水蛭養殖專業合作社“以身試水”,力促愛國村扶貧產業園生產方式“轉型升級”,流轉貧困戶土地2.25畝,投資30萬元養殖水蛭,每年收益可達30萬元,為2名貧困戶每月增收500元。
村級集體經濟“強筋壯骨”,脫貧攻堅“換擋提速”。通過抓黨建促脫貧,銀屏鎮最大限度地發揮村級黨組織在發展集體經濟中的核心領導作用和戰斗堡壘作用,從根本上破解農村基層脫貧攻堅的內生動力問題。(盧艷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