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市:堅持黨建引領 譜寫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四部曲”
發布時間:2020-07-14 15:54:15 來源:本站 閱讀次數:3876
近年來,巢湖市始終以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重要舉措,堅持黨建引領,樹立鮮明導向,以提升組織力為抓手,以產業融合發展為引擎,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繁榮”為目標,因地制宜持續做大做強做優全市村級集體經濟發展。
打造頭雁工程,提升“領飛”本領。一是激勵擔當作為。巢湖市委高度重視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帶頭人隊伍建設,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村黨組織書記隊伍建設激勵擔當作為的實施方案》,通過強化正向激勵、活用反向約束、保障容錯糾錯的形式激發村級帶頭人干事創業活力。每年遴選表揚10名擔當作為優秀村黨組織書記以及10個干事創業優秀村黨組織,給與一定物質獎勵,加強典型示范宣傳力度,樹立擔當作為鮮明導向。加強村級后備干部隊伍以及鄉村振興人才隊伍建設,明確全日制本科及以上村“兩委”委員享受正職待遇,全面落實村級后備干部縣級備案管理,支持鄉鎮大力引進現代農業、鄉村旅游、農機農技、電商營銷等緊缺人才,科學劃分鄉村振興人才種類,確保人盡其才、人事相宜。截至2019年底,巢湖市現有各類鄉村振興人才7400余人,其中黨政人才1500余人、占20.27%;企業家人才800余人、占10.81%;專業技術人才2600余人、占35.14%;實用人才2500余人、占33.78%。二是拓寬發展思路。通過“引進來”“走出去”的形式,提升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能力。組織16個貧困村黨組織書記前往長豐縣紅橋村、馬郢村等地進行實地參觀學習,結合座談會等形式,交流溝通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方法,突破心靈桎梏,進一步解放思想。開展巢湖市“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重要論述、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網絡專題培訓班,將村級集體經濟發展作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有力抓手,強化“三資”管理和實用技術教學,累計培訓鎮村干部283人次,確保新上任村“兩委”干部全部輪訓一遍。
加強頂層設計,強化規劃引導。一是明確目標任務。出臺《巢湖市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352”強村行動實施方案》,確定具體目標為力爭到2022年,年經營性收入10萬-20萬的村達到30%,基本消除年經營性收入低于10萬元的薄弱村;年經營性收入20萬-50萬的村達到50%;年經營性收入50萬以上的村達到20%,全面實現村級集體經濟“脫殼、消薄、創優”。二是統籌多方聯動。會同農業農村、財政、扶貧、自然資源規劃等部門,定期召開村級集體經濟項目評審會,綜合研判項目可行性和存在風險,拓寬村級集體經濟來源渠道,優化村級集體經濟來源結構,提升村集體經濟穩定性,明確巢湖市發展村級集體經濟五項主要途徑、四項具體舉措,因地制宜發展產業,實現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優化產業發展結構。三是強化激勵保障。建立巢湖市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臺賬,通過科學研判,巢湖市近兩年共確立村級集體經濟扶持村39個,下撥專項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資金2036萬元,現已對2019年資金使用情況進行復查,確保做到專款專用。每年根據各鄉鎮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情況進行量化考核,并將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情況作為各級黨組織書記抓黨建述職評議和年度考核重要內容,確保從制度上提高思想認識。
堅持點面結合,突出示范引領。一是做好重點突破。結合脫貧攻堅工作,巢湖市以貧困村和集體經濟扶持村為樣板,持續探索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路徑,因地制宜推廣特色種養扶貧產業園、電商銷售和標準化廠房物業經濟等發展模式,目前為止,16個貧困村村均已至少建成一個扶貧產業園和一個電商基地,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拓寬包括中垾番茄、黃麓葡萄以及瓜蔞子等特色農產品銷售渠道,打造品牌效應。二是確保面上結果。在選取打造示范點的同時,巢湖市堅持統籌推進,全面消薄。全面推行“三資改革”,建立巢湖市145個村(社區)村集體自然資源臺賬,推廣通過盤活閑置荒地、廢棄校舍、水面、林場等集體資源的模式,凝聚發展集體經濟新動力。
樹牢實干導向,持續跟蹤問效。制定《巢湖市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工作實績考評辦法(試行)》,明確5項考核內容和8項考核指標,通過明確量化評分的方式,確立每項考核指標評分依據和具體分值。綜合考評由市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實施,具體根據市、鄉兩級考評結果相結合的方式,結果將作為下一年度分配市級扶持資金的重要依據,對工作實績突出的鄉鎮、街道將采取適當方式予以獎勵;對實績考評不合格的,將視情況減少其下一年度扶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扶持資金,從而切實將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責任壓實到位,形成實干者實惠,有為者有位的良好氛圍。巢湖市2020年50萬以上村級集體經濟強村預計在原基礎上再增10個,總體強村比例達到18.6%。(趙才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