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十分牽掛災區群眾,這次專程來看望鄉親們,看到大家在黨委和政府幫助下生活逐步恢復正常,積極開展生產自救,我就放心了。”8月18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安徽時,來到阜陽市蒙洼蓄洪區曹集鎮利民村西田坡莊臺,了解村民受災損失、生產恢復等情況,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根據國家規定,盡快將相關補償款落實到位,并出臺兜底保障等幫扶措施,確保受災群眾基本生活不受影響。離開莊臺時,習近平總書記對鄉親們說,“希望鄉親們自力更生,繼續努力,讓日子越過越紅火! ”
今年入汛以來,從大雨、暴雨到大暴雨、特大暴雨,安徽梅雨期長達60天,梅雨期之長、暴雨日之多、累計雨量之大、覆蓋范圍之廣,均為歷史第一。安徽境內長江、淮河干流全線超警戒水位,巢湖遭遇百年未遇高水位。全省防汛救災“南北夾擊、三線作戰”,險情多、災情重,災后重建任務艱巨。
習近平總書記一直牽掛著安徽人民,十分關心安徽工作。今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就安徽防汛抗洪工作及時提出要求。 8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親臨安徽視察,第一站就到阜陽深入防汛救災一線、農村、企業等,看望慰問受災群眾和防汛救災一線人員,在合肥看望慰問在防汛抗洪救災斗爭中犧牲同志的家屬、先進典型代表和參加抗洪搶險的部隊官兵,要求做好防汛救災和災后恢復重建工作。
當前,防汛救災任務仍很艱巨。知重負重、攻堅克難,要發揚不怕疲勞、連續作戰的作風,以眾志成城、頑強拼搏、敢于勝利的英雄氣概,做好防汛救災和災后恢復重建工作,支持受災企業復工復產,努力實現恢復重建和經濟發展雙贏,讓受災群眾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抓緊抓實災后恢復重建,將損失降到最低。洪災之后,恢復重建是第一要務。及時下撥資金、調運物資,盡快恢復災區生產生活秩序。抓緊搶修水電、交通、通信等水毀基礎設施,組織帶領受災群眾恢復生產、重建家園。全面開展“四啟動一建設”工作,堅持以防為主、防抗救相結合,結合“十四五”規劃,聚焦河流湖泊安全、生態環境安全、城市防洪安全,謀劃建設一批基礎性、樞紐性重大水利設施項目。加大扶持力度,幫助企業渡過難關,保障受災群眾和貧困群眾就業。注重統籌兼顧,按照“因地制宜、科學規劃、精準施策、有序實施”原則,以保障安全和改善民生為核心,千方百計恢復農業生產,精準施策幫扶實體經濟,齊心協力重建美好家園。
防止因疫因災致貧返貧,進行針對性幫扶。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連續遭遇疫情和洪災兩道“加試題”,給如期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帶來新挑戰。把防止因疫因災致貧返貧擺在突出位置,堅持精準扶貧。全面落實好省委省政府關于著力解決因災致貧返貧問題、切實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若干意見35項真招實措,咬定脫貧攻堅總攻目標,瞄準因災返貧致貧風險點,建立防止因災返貧監測幫扶機制,從“兩不愁三保障”和飲水安全、產業扶貧、就業扶貧、消費扶貧等多方面,加大對受災農民和農業經營大戶政策支持,確保“三保障一安全”問題如期解決到位、產業就業增收等扶貧政策全面落實到位、扶貧工程項目抓緊實施到位。推進貧困地區特色農產品保險增品擴面,進一步降低費率,提高保障程度,鼓勵保險機構加快推出保費低廉、保單通俗、防返貧促振興保險產品,創新推廣“深貧?!薄胺镭毐!钡缺kU扶貧產品,引導保險機構開辟綠色通道,創新服務方式,提高服務效率,做到“應賠盡賠快賠”,讓受災貧困群眾盡早得到保險賠款。切實減輕受災群眾損失,最大程度降低洪澇災害對脫貧攻堅的不利影響,有效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確保年底前所有貧困戶全部脫貧,確保全面小康“不漏一戶、不落一人”。
堅決扛穩糧食安全責任,牢牢端好“飯碗”。民以食為天,食以糧為先。手里有糧,心里不慌。疫情災情雙重影響之下,必須增強糧食安全的危機意識,堅決扛穩糧食安全責任。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生豬等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作為“三農”工作頭等大事,毫不放松抓好農業生產恢復,科學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力爭小康之年糧食不減產、農民收入不減少。組織農業專家和農技人員,深入受災一線開展技術服務。抓住農時,因地制宜,搶種補種,盡量把災害損失降到最低,把希望種下去。對因災絕收田塊,退水一塊、補種一塊。對尚能恢復生長的農作物,及時清溝排水增肥,防病治蟲,加強田間管理,爭取秋季取得好收成。把握政策機遇,擴大農業農村有效投資,切實把農業基礎打得更牢,把“三農”短板補得更實,讓人民群眾的日子越過越紅火。(曹顯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