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垾鎮:黨建引領穩發展,一抓雙促譜新篇
發布時間:2020-10-20 15:44:16 來源:本站 閱讀次數:3744
近年來,中垾鎮認真踐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持續加強基層黨建,不斷筑牢改革的“根”和“魂”,疏通發展的“經”與“脈”,為全鎮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動能。
構筑“硬堡壘”,戰汛一線黨旗紅。一是“集結號”迸發組織力。面對今年的嚴峻汛情,中垾鎮及時啟動《中垾聯圩防汛搶險預案》,形成鎮總指揮、圩口分指揮所、村包段的三級防汛責任體系,每個責任段都成立臨時黨支部,每個工棚都插上了一面鮮艷的黨旗,黨員干部帶頭巡堤查險。二是“沖鋒號”合成戰斗力。黨員帶頭組調10人組成技術指導組,加強搶險技術指導;組建臨時黨支部8個,黨員搶險隊8支,419名黨員干部、1014名志愿者24小時排查,涌現了女漢子鎮長靳曉云、實干村書記祝業飛等一批先進典型。三是“先鋒號”升華凝聚力。全體黨員干部和群眾積極響應鎮黨委號召,服從命令聽指揮,嚴格執行戰時紀律,全力防汛搶險。出現的20多處較大以上險情都得到了及時處置,守住了全省重點圩口之一的中垾聯圩,保護了圩內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聚力“謀增收”,脫貧攻堅碩果豐。一是遠教+扶貧增強內生動力。建設濱湖村扶貧產業園遠教學用示范基地,以遠程教育站點為依托,不斷加強種養技術服務指導培訓,派駐4名農技黨員干部到村指導共10次,結合扶貧大講堂對8個村(社區)貧困戶開展兩輪培訓,目前已完成兩輪培訓。二是就業扶貧激活造血功能。完善建檔立卡貧困勞動者基礎臺賬,提高勞務組織化程度和就業覆蓋面,積極開發多形式公益性崗位,目前全鎮共開發扶貧公益性崗位8類共149人,幫助39人申報各類就業脫貧補貼資金。三是消費扶貧幫助群眾致富。黨員干部多方宣傳,發動機關、社會力量實現點對點銷售鏈,截至9月底,共幫助貧困戶銷售農副產品共計3.5萬余元。在做好本地消費扶貧工作的同時,結對幫扶阜陽穎東區,購買消費扶貧農產品。
按下“加速鍵”,鄉村振興亮點多。一是集鎮功能日趨完備。建成功能齊全的中垾鎮居民文體廣場,綜合利用中垾社區辦公場所新建500 m2校車停車場,鎮區“顏值”不斷提升;連接鎮區南北的市重點工程中環路項目的征地拆遷工作全部完成。二是鄉村治理卓有成效。維修大莢村污水管網、日常管護污水處理站運維設備,實現太平、廟集、三圩等10個自然村的人居環境提升改造。三圩村榮獲“省級美麗鄉村示范村”稱號、小聯圩村通過合肥市“美麗鄉村示范村”驗收。三是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整村推進工作成效明顯,共拆除三圩、太平、廣嚴、廟集等7個自然村211戶。幫助24戶實現危房改造,2018年、2019年完成3600戶“戶改廁”;申報“一事一議”6個,涉及村委會7個,直接受益2.6萬余人。(雍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