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廟街道:下好“四步棋”推深做實“四事四權”工作法
發布時間:2023-06-15 08:11:39 來源:本站 閱讀次數:4004
為加快實現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巢湖市中廟街道充分鼓勵各村(社區)發揮治理能動性,下好“網格管事”、“群眾說事”、“代表議事”、“支部辦事”四步棋,推深做實“四事四權”工作法。
強化黨建引領,下好“網格管事”先手棋。抓好隊伍建設。街道黨工委研究推廣“四事四權”工作法工作方案,部署成立工作領導小組,構建小網格精細化服務管理的工作機制,將全街劃分為39個網格,從村民組長、退休干部、黨員干部、退伍軍人、老教師等群體中選出具有“六有”標準的網格員160人和“五老”成員50余人。發現居民需求。開展“敲門問事行動”,網格員協助村(居)委會做好宣傳禁捕、社保、醫保等相關政策,強調用火、防火、交通、防溺水等安全提醒50余場次,幫忙上門解決獨居老人、殘疾人等困難群眾實際問題36個,收集群眾訴求411條,充分發揮“小網格”的“大能量”,不斷提升轄區群眾的安全感、獲得感、幸福感。
暢通反饋渠道,下好“群眾說事”關鍵棋。用好載體。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河西村老年食堂、人大代表工作室、小漁村“紅色驛站”等載體,聽民意集民情,切實把群眾天天有感的關鍵小事辦好辦實;搭好平臺。6個村(社區)便捷化、接地氣式搭建平臺,召開“板凳會”、“田間懇談會”等11場次,其中,旭東村召開“帳篷下的板凳議事會”,村民就35畝荒地復墾問題展開激烈討論,在選種栽田,增強土壤肥力等方面出謀劃策;建好機制。建立網上問策制度,創新開展“陽光書記云端見面會”,通過線上交流的方式,摸排拆遷安置、河塘清淤、荒地復墾等居民關心關注的問題25條。建立積分制管理制度,與黨建引領信用村建設相結合實行積分兌現制,將村民積極納言獻策納入鄉風文明評議正面清單,引導群眾主動參與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
加強協調聯動,下好“代表議事”組合棋。規范議事機制。圍繞居民關心關切的問題開展議事協商,其中,河西村創新開展民主協商議事會,吳趙兩村20余群眾參與,就路燈安裝位置、使用管理等6條問題展開協商討論;豐富參與主體。把準中廟轄區內社會主體多元化、群眾訴求多樣化的鮮明特點,打響“信訪聽證會”、“碧桂園物業議事會”“回遷小區樓棟議事會”等特色品牌,調處各類矛盾糾紛33起,將矛盾糾紛消除在萌芽狀態;強化監督落實。發揮基層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等云平臺作用,將基層小微權力運行、黨務村務公開、重大事項決策等納入群眾監督范圍,各村居入戶宣傳1800余人次,app注冊達2060人,信息錄入2000余條,教育引導各類代表有序參與村級事務的決策、管理和監督,讓群眾的事群眾說了算、大家的事大家商量辦。
注重常態長效,下好“支部辦事”制勝棋。抓信訪維穩。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信訪工作的重要思想,堅持每日開門接訪制度,街道黨工委班子輪流擔任信訪每日值班負責人,確保第一時間受理、第一時間協調、第一時間答復。2023年以來,接待來訪群眾251人次,化解信訪問題235個(其中化解農民工工資問題192個),解決信訪積案3個;抓考核管理。將“支部辦事”開展情況納入黨組織書記抓黨建述職評議考核、村級績效考核、星級黨支部評定的重要內容。逐步建立以村(居)民滿意度為主要衡量標準的評價體系和評價結果公開機制。抓志愿服務。整合物業服務企業、綜合執法隊伍、黨員志愿者等各類治理力量,常態化收集居民群眾訴求,有效推動群眾拆遷安置、亂搭亂建、建筑垃圾清除等40余個復雜問題快速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