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
發布時間:2023-11-16 11:10:33 來源:本站 閱讀次數:70611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是: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高質量發展,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對此,必須深刻領會、準確把握、全面貫徹。
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現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現代化標準。鄧小平說過:“我們搞的現代化,是中國式的現代化。我們建設的社會主義,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在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長期探索和實踐基礎上,經過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理論和實踐上的創新突破,我們黨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開辟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新路徑,打破了只有西方資本主義道路才能實現現代化的神話。中國式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具有明確的本質要求。
從本質特征看,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領導力量,也是中國式現代化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繼往開來、持之以恒、一以貫之、賡續推進的可靠支撐,更是新時代中國式現代化創新發展、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堅強保證。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式現代化最鮮明的特征和最突出的優勢,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堅持的最高原則。中國式現代化是社會主義制度條件下的現代化,社會主義制度決定了中國式現代化的基本性質和未來走向。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中國式現代化同西方現代化道路的根本區別,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最本質要求。
從科學內涵看,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奮斗目標是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必須全面提升我國的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水平。全面提升物質文明水平,必須堅持以實現高質量發展為方向,加快形成高質量發展模式和現代化經濟體系,不斷厚植現代化的物質基礎和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質條件,全面提高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和綜合國力。全面提升政治文明水平,必須堅持以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為方向,健全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全面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面提升精神文明水平,必須堅持以豐富人民精神世界為方向,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增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全面提升社會文明水平,必須堅持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為方向,堅持把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現代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著力維護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保證社會既充滿活力又和諧有序。全面提升生態文明水平,必須堅持以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方向,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定不移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從國際影響看,以和平方式實現國家發展和民族復興,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顯著特征。中國式現代化摒棄了一些國家通過戰爭、殖民、掠奪等方式實現現代化的老路,開創了通過合作共贏實現共同發展、和平發展的現代化發展模式,致力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在堅定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中謀求自身發展,又以自身發展更好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中國式現代化是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的過程,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