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中廟當家塘都有了“塘保姆”
發布時間:2017-10-26 11:46:39 來源: 閱讀次數:1452
“大家好不容易把這口塘整修好,我一定要把它管好!”4月30日,巢湖市中廟街道勝利村村西周組村民周軒才與該村村委會簽訂了該村當家塘——西周門口塘的管護協議。在承包門口當家塘搞養殖的同時,周軒才老漢也成為了該塘的“塘保姆”,將該當家塘日常管護責任“打捆”承包給經營受益方,是中廟創新當家塘長效管護機制的一條重要途徑.
在今后一年里,周軒才老漢要負責對塘堰進行定期檢查,對坍塌、漏水等損壞現象及時上報并組織修整,制止村民在塘堰內游泳,協調村民用水灌溉,杜絕發生用水糾紛,禁止在塘堰邊堆放垃圾、糞便、渣土等廢棄物,向塘內亂扔生活垃圾、污水及其它廢棄物。
去年底,巢湖市新增農資綜合補貼用于當家塘清淤整治項目竣工后,如何最大并長久地發揮這些水利設施的效益,建立健全管護機制是關鍵。為此,中廟對改造后的當家塘堰進行登記造冊、樹立標識牌、明確責任人、分類管理、強化管護,并結合村組實際情況建立健全長效機制。
中廟對當家塘堰落實“三定”,即定管護人員、定管護責任、定管護經費,加強對當家塘堰的后續管護。對于村組集體收入來源無著落的,堅持“誰投資、誰受益、誰所有、誰養護”的原則,利用租賃、承包、拍賣等方式,放開經營權和使用權,吸引社會資金投資農村水利設施建設管理,建立健全責、權、利相統一的多渠道籌資建管新機制,落實養護責任主體,保證工程得到全方位的管理、維護,長期正常使用。同時建立當家塘管理辦法,形成制度,做到制度上墻、宣傳到人,用制度管人、管物、管事,確保項目建成后發揮應有的作用。其次根據制定的管護制度和管理標準,村委會及時的并與管護責任人簽訂管護合同,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做到責任明確、制度規范、落實到位。在抗旱排澇任務重期間,要求承包者必須從以養殖為主轉變為以服從服務抗旱排澇為主。
通過以上舉措,目前該街道13口當家塘全部都有了管護人,確保了國家的新增農資綜合補貼當家塘盡最大限度的發揮出應有的功能,真正造福周邊老百姓。
(巢湖中廟 顏肆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