壩鎮街道居委會:禁止焚燒秸稈 保護生態家園 [圖]
發布時間:2017-10-26 11:46:39 來源: 閱讀次數:1484
轉眼又迎來油菜小麥收割季節,今年秸稈焚燒的滾滾濃煙會不會又要上演呢?每年這個時候,相同的難題,年年擺在壩鎮街道居委會“兩委”一班人的面前。禁止焚燒、阻止焚燒,但是都逃不過老百姓的一把火的焚燒。每年禁止秸稈焚燒工作真是防不勝防。
秸稈隨意焚燒,其害處自不必說,很多農民也深有體會、深受其害。我街道處于秸稈焚燒的重點區域、時段相對集中,該街道社區四周環山,在短期內大量煙霧彌漫,危害多多:造成道路可見度低,易引發交通事故;濃煙嚴重影響空氣質量,對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極為有害;而夏季天氣干燥,我街道農田成片,野火漫延,消防安全事故難以防范。
該街道社區“兩委”經過調查分析得出,每年農民處理秸稈,選擇焚燒是有原因的。該鎮是農業大鎮,外出務工人員較多,留守鄉村的多是老弱之人,處理秸稈力不從心,更主要的還是秸稈可利用方式不多,利用價值不高,當然一些農民的環保意識和農田科學培肥意識不強;有關部門對秸稈焚燒處罰力度不高,禁燒宣傳力度不夠等。
該街道“兩委”根據調查的實際情況,理清了禁止秸稈焚燒工作思路:一是大力做好宣傳工作,充分利用宣傳車,尤其要發揮廣泛分布于田間地頭的鄉村大喇叭的作用,創造出濃厚的“禁燒”氛圍,使秸稈焚燒的害處深入人心。二是加大秸稈的有效利用。為全面推進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我市今年引進了生物質氣化爐項目,該項目是今后農村能源的發展方向,它的原理是將農作物秸稈經加工,做出固體成型燃料,通過這種爐具轉化為可燃氣體,作為農村生活能源。秸稈可直接粉碎還田,還可進行飼料加工等。三是依法加大行政監管力度。按照市、鎮政府關于秸稈禁燒工作的精神和要求,必要的處罰手段仍不可或缺,其警示和以儆效尤的作用仍有必要。當然,監管只是手段,處罰并非目的,真正解決問題,還在于秸稈綜合利用上做文章、下功夫。
(壩鎮 王寅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