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崗鄉:四個立足,走出鄉村振興特色之路
發布時間:2021-08-04 16:19:33 來源:本站 閱讀次數:7970
近年來,巢湖市廟崗鄉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導向,積極探索“黨建+”模式,在黨建引領、文旅融合、產業發展、民生工程等方面下實功,出真招,闖出一條廟崗富民興村發展特色之路。
立足黨建引領,體現協同發展,走高質量發展的規范之路。
全力打造“黨建微陣地”。廟崗鄉以黨建“微陣地”為抓手,嚴把“三會一課”質量,提高黨建管理新水平,鄉黨委細化落實《關于加強黨小組建設密切黨群聯系的實施辦法(試行)》,配齊配強全鄉102個黨小組的黨建指導員,通過月例會制度活躍三級黨建網格,共征集黨的建設問題40條,社情民意225項,形成處理意見265條,不斷拓寬黨群密切聯系的渠道和途徑。嚴抓村居“一線工作法”。2021年,廟崗鄉根據市委文件部署要求,研究制定《廟崗鄉落實村(社區)干部“一線工作法”八項制度(試行)》,形成“1+1+X”工作推進機制,優化鄉黨政領導及中層干部聯村制度,以村級黨小組為單元,將三級黨建網格制度與四級網格融合并進,更好地將黨組織覆蓋到村部的每一個角落,真正做到村級事務與黨建業務整合推進,齊頭并進。黨建與業務“雙輪驅動”。充分發揮“黨建+”在美麗鄉村、征地拆遷、信訪維穩中的龍頭引領作用,真正把全鄉所有基層支部都建成戰無不勝的戰斗堡壘。
立足資源稟賦,促進文旅融合,走高質量發展的魅力之路。
推行全域旅游發展。在確立“生態之鄉、旅游之鄉、合肥市后花園”的發展目標后,為進一步整合廟崗鄉優越的自然稟賦和歷史人文資源,2016年起,廟崗鄉以市場為導向,以農業旅游作支撐,以經濟利益為中心,以尖山湖生態農業逸趣園為依托,著力打造具有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人們提供游覽、休閑、度假等以生活性功能為主的全域全境大旅游。推進旅游格局定型。近年來,廟崗鄉黨委始終堅守生態理念,走好可持續發展之路。以找準各村產業特色為抓手,以軍高的獼猴桃基地、蓮花的現代農業基地、方集的中草藥基地、童集的苗木花卉基地、路店的黃金茶基地、清澗的經果林為創新載體,打造廟崗鄉“一村一品、一村一景”的鄉村旅游新格局;推動重點項目發展。廟崗鄉黨委注重保護與開發并重,著重支持尖山湖逸趣園項目建設,打造童集村河畔民俗坊旅游項目,以古建筑文化提升民宿內涵;重整翻修魯彥周故居、新四軍烈士墓、打造軍高村黨員政治生活館,依托紅色資源為群眾保留紅色記憶,傳承廟崗鄉間文化遺產,加強廟崗品牌塑造,打造廟崗鄉文化專屬名片。
立足產業發展,推進鄉村振興,走高質量發展的幸福之路。
做強綠色有機農業。對于鄉內特色經果、花卉苗木、茶葉、中藥材等農業生產和示范基地試行精細化管理,提質增優為民創收;做大村級集體經濟。堅持一村一品,積極探索集體經濟多元化發展路徑。按照“一村一策、一村一品”的思路,依托特色優勢資源,探索多種發展模式,促進集體經濟發展壯大。盤活資源讓“死產”變“活產”。把集體所有的耕地、林地、房屋等閑置資源,通過集體開發或租賃發包等方式,讓“死資源”變成“活資產”。做實招商引資工作。圍繞廟崗鄉生態優勢,重點引進文化旅游、健康養老等現代服務企業,推進現有非公企業轉型升級,更好地適應現代社會發展趨勢,同時緊盯益龍金屬新材料項目,冶金粉末屬新材料項目,做到以商引商、引鳳歸巢,推動企業更好地在廟崗落地,更多高層次人才在廟崗扎根。
立足改善民生,提升功能品質,走高質量發展的宜居之路。
鞏固拓展脫貧成果。對全鄉2個脫貧村1個鄉村振興村進行多方位全覆蓋式幫扶發展,對已脫貧834戶1694人,邊緣戶20戶58人,加強動態監測幫扶,堅決落實“四個不摘”要求,扎實開展“兩不愁三保障”及飲用水安全工作,定期上門核查走訪調研,實施掌握其生產生活情況,真正實現脫貧不脫政策 脫貧不脫幫扶。確保順利從脫貧攻堅轉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振農村經濟活力。廟崗鄉現階段以農業發展為重要抓手,嚴把現代農業產業園提檔升級關,進一步提升高標準農田建設,加大“三品一標”創建力度,爭取在“十四五”期間建成國家級企業1家,安徽省級企業2家,助力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超過50萬元的村(社區)達到一半以上。建設美麗宜居鄉村。近年來,廟崗鄉積極爭取上級扶持資金,本級發展資金,加強美麗宜居鄉村建設、基礎設施建設、做好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工作,推進村級有效治理,打造利民便民新環境,同時加強農村生態環保、監管,守護廟崗生態環境上碧水藍天。(孫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