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父街道書橋社區開展學習長征精神講座活動
發布時間:2021-06-17 14:14:10 來源:本站 閱讀次數:17930
為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激勵黨員群眾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2021年6月17日,亞父街道書橋社區老年學校聯合安徽省社家老年服務中心共同開展了“學習毛主席詩詞,領悟長征精神”講座活動。
講座以“長征精神”為主題,分別從長征的背景及行程、長征的精神內涵、長征精神的時代價值三個方面對長征精神進行了深刻的解讀。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長征,鑄就了長征精神,紅軍長征時間:從1934年10月17日中共中央和中央紅軍從瑞金出發開始,至1936年10月22日紅二、紅一方面軍會師結束。路線:從瑞金→突破敵四道防線→強渡烏江→占領遵義→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翻雪山→過草地→陜北吳起會師(1935年10月)→甘肅會寧會師(1936年10月),宣告長征的勝利結束。平均走182公里才休整一次,日均行程37公里,每行進1公里都有3至4名戰士壯烈犧牲,長征的每天都是生理、心里、環境、戰爭等一系列極限挑戰。正因為這樣我們最終走向了勝利,達到了北上抗日的目的。長征的勝利充分說明:一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這支隊伍是一支不可戰勝的力量;二是確定了毛澤東等領導人的地位,挽救了黨,挽救了工農紅軍;三是共產黨人在艱難困苦中始終保持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四是在艱難困苦生死存亡中共產黨人始終把死亡留給自己,把生存的希望留給同伴;五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長征譜寫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壯烈史詩。
從長征面臨的種種艱難,到戰強敵、跨激流、翻雪山、過草地,老師聲情并茂的向在場黨員們講述了紅軍長征的英雄壯舉,將老黨員和群眾們帶回那個炮火硝煙的年代,感受紅軍戰士的英雄豪情。黨員們認真聆聽著,回顧了那段艱難的歷程,細細揣摩著紅軍長征所展示的永不言敗的奮斗精神和百折不撓的頑強意志,深深地被這種不怕犧牲、前赴后繼、勇往直前、堅韌不拔、克服困難的長征精神所折服。
此次講座活動是一場正當其時的精神洗禮。大家紛紛表示,今后無論在工作或者生活中,一定要發揚“為民服務孺子牛、創新發展拓荒牛、艱苦奮斗老黃牛”的精神,把自己的小我融入到人民的大我之中,敢想敢試,堅守初心,用熱忱和汗水、忠誠和擔當,全意全意為民服務,為黨和人民交一份滿意的答卷。(張春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