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城縣積極探索基層黨組織網絡黨建新形式
發布時間:2017-10-26 13:58:43 來源: 閱讀次數:4241
舒城縣在創先爭優活動中,以黨員承諾制為主線,在全國率先開展萬名黨員網上公開曬諾活動,提高了承諾工作透明度,激發了黨組織和黨員的內生動力,推進了創先爭優活動的深入開展。
一、積極探索創新,努力開辟承諾公開新途徑
隨著農村政治、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利益關系的深刻變革,黨員群眾民主法治意識的不斷增強,廣大人民群眾,尤其是農村基層群眾對廣大黨員干部的服務需求顯得更具體、更實際,迫切希望了解黨員干部在涉及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上做什么、干什么、怎樣干問題,結合群眾所求、所盼,舒城縣在創先爭優活動中,狠抓黨組織、黨員年度公開承諾工作,向社會公開承諾,做到言必行、行必果。
針對原先承諾內容主要通過張貼公開欄、發放公開信的方式進行,公開的內容含量少,保存時間短,公開和監督的范圍小,既不便于大多數群眾比較監督,也不便于有關部門督促檢查,承諾兌現的實際效果難以保證等情況。我們清醒認識到,不解決上述問題,承諾兌現就易流于形式,為此,我縣積極探索網絡公開形式,明確公開內容、公開形式、公開程序、堅持上級黨組織監督與群眾監督相結合,對全縣1420多個黨組織,1萬多名黨員進行了網上公開“曬”諾,走出了一條運用現代信息網絡手段管理監督承諾兌現工作的新路子。
二、注重規范操作,確保網絡公開實效
工作中,我們大膽探索,積極創新,充分利用縣、鄉、村三級先鋒網站這個平臺,注重規范操作與有效監督相結合,努力提高網絡公開質量,增強了實效。
一是明確承諾公開內容。承諾就是基礎黨組織和黨員對上級、本單位和群眾,把某時期內的工作目標內容,主要措施,時間范圍,預期效果等內容做出表態,并答應照辦。可以說,承諾的內容就是該黨組織或黨員工作任務的內容。承諾既出,每個黨組織和黨員就會充分激發內生動力,努力完成自己許下的諾言。為此,我縣全面推行以長遠承諾為基礎、年度承諾為主體、即時承諾為補充的“三位一體”的承諾新模式。長遠承諾主要圍繞我縣“十二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任務,結合本單位、本部門的職責和工作實際,組織開展承諾。年度承諾主要圍繞各地各單位年初提出的全年目標任務,進行細化量化具體化,形成年度承諾;通過“年初承諾、季度點評、年中評議、年底考評”的方式,將年度承諾作為全年工作努力的方向和衡量工作績效的標尺。即時承諾主要圍繞臨時性任務、突發性事件、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以及黨員干部思想作風方面的問題進行承諾。
二是明確承諾公開形式。實現縣、鄉、村三級先鋒網站分層次公開曬諾,舒城先鋒網專題網站負責公示縣幾個班子,各鄉鎮、開發區、縣直單位、企事業單位黨組及領導班子成員的公開承諾內容;鄉鎮先鋒工作站負責公示本級黨組織、班子成員及村兩委成員、鄉鎮機關黨員公開承諾內容;村先鋒在線信息點網站負責公布村兩委成員公開承諾及廣大農村黨員的公開承諾。目前,全縣已有1個縣先鋒網、22個鄉鎮先鋒站點、320個村級先鋒站點對黨員干部的承諾進行公示。同時,還利用遠程教育網絡,開辟了流動黨員公開承諾專題,抓好流動黨員的公開承諾。
三是落實公開程序。全縣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堅持量力而行、盡力而為,承諾內容做到既立足本職工作、貼近群眾需求,又開拓創新、突出特色,承諾內容做到領導層層審核把關,鄉鎮黨委及鄉鎮黨委書記、縣直單位黨組及黨組織負責人承諾報縣聯系點領導審核把關;鄉鎮領導班子成員個人承諾、鄉鎮站所辦支部承諾、村黨支部承諾、村黨支部書記承諾由鄉鎮黨委書記審核把關;鄉鎮機關黨員個人承諾報分管領導審核把關;農村無職黨員由村支部書記審核把關。通過審核,對操作性強、能夠兌現的承諾事項予以確認,對聯系實際不緊密、內容空洞的要求進一步修改完善,力保公開承諾事項能解決群眾實際問題。
四是強化上下監督。堅持上級黨組織監督與群眾監督相結合,及時督促整改發現問題,確保網絡公開質量。一是成立縣、鄉、村三級網絡督查體系,縣、鎮兩級分別成立網上承諾兌現督查辦公室,分級負責承諾的監督審查,隨時了解承諾兌現進度,指導各地定期對承諾兌現情況進行評議,加強對承諾事項的督查,做到“常規承諾定期查、及時承諾隨時查”,了解承諾兌現進度,本單位或個人一時難以兌現的承諾及時統籌解決,真正做到取信于民。利用先鋒網站各級站點定期公布承諾事項兌現進度,對承諾兌現不及時、實施不力的及時通報并發布到網上,接受群眾監督。二是建立縣、鄉、村三級承諾考評體系。縣級負責對縣直單位黨組及領導班子,鄉鎮黨委及領導班子承諾兌現情況進行考評,鄉鎮負責對機關站所支部、機關黨員干部及村兩委成員進行考評;村負責對農村無職黨員進行考評,并將考評結果作為農村黨員“星”級管理考核的重要依據。下步,我縣擬準備在網站上開辟“承諾監督”欄目,設立電子信箱、留言板,對群眾提出的疑問、反映的問題,縣創先辦定期匯總梳理,根據情況督導黨員及時更新兌現承諾,及時通過在線查詢反饋辦理結果。
三、探索網絡黨建,增強了公開曬諾工作的生機與活力
通過建立縣、鄉、村三級網絡公開平臺,實現了公開方式的歷史性轉變,進一步提高了工作透明度,有效地解決了以往公開不全面、不徹底、不經常、不規范、難監督的問題,擴大和落實了黨員群眾的知情權、監督權,網上曬諾被群眾譽為“風吹不走,雨淋不掉,隨看隨有,永不消逝的公開欄”。
一是覆蓋面廣,便于群眾隨時監督。傳統公開模式公開覆蓋面僅限于本地、本單位,其他人員特別是外出務工人員無法了解承諾內容,而實行網絡公開曬諾,公開面向世界、面向全國,沒有地域限制,黨員群眾不論何時何地,只要鼠標輕輕一點,全縣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承諾內容便盡收眼底,便于他們比較全面了解承諾公開情況,適時提出意見建議,監督承諾兌現,提高了民主監督效能。
二是永久性強,便于查閱過往信息。傳統利用公開欄公開模式,公開內容保存時間短,群眾想查閱過往的公開信息,只能到有關部門查閱檔案,費工費力,很不方便,而實行網絡公開,信息保存時間長,凡在網上發布過的內容,只要沒有超出公開期限,都能隨時調出,提高了查閱效率。
三是傳播速度快,解決信息反饋的時間阻礙。承諾被曬到網上,就會及時受到廣大網民的關注,通過網民的評論,我們能及時了解群眾的滿意度。對一些內容空洞,大話套話的承諾,責令重新定諾,做到諾言的具體化;對一些明顯超越能力范圍的承諾,要求整改修正,做到量力而行、盡力而為。
四是高效透明,便于上級跟蹤督導。實行網絡公開,坐在辦公室里,就能隨意抽查每個黨員承諾內容,黨員干部時刻感到有一雙“眼睛”在盯著自己,有力地促進了承諾兌現。
四、開展網上曬諾的幾點啟示
實行網上曬諾,推進了工作規范化建設,維護了黨員群眾的民主權利,提升了黨員素質,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促進了社會和諧。
一、齊抓共管、形成合力,是抓好網上曬諾的基礎。抓好承諾、曬諾、踐諾,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各方面共同參與、齊抓共管。我縣在開展承諾網絡公開過程中,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把有限、分散的人力資源、資金設備等,通過信息公開網站這個平臺,有機地整合起來,既有縣委、縣政府的統一領導,又有縣直有關部門和各鎮黨委政府的共同參與,還有廣大農村黨員群眾的有效監督,避免單打獨斗,提高了工作質量和效益。
二、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是推動網上曬諾的源泉。我縣順應農村信息化發展新形勢,借助現代遠程教育設備接入互聯網的大好時機,對承諾內容實行上網發布,實現了承諾公開與互聯網的有機結合,有效解決了公開不全面、不徹底、不經常、不規范、難監督的問題。
三、群眾參與、激活主體,是做好網上曬諾的關鍵。農村黨員群眾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主體,也是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主要力量,做好網上曬諾工作,離不開廣大農村黨員群眾的支持與參與。我縣在深化承諾網絡公開過程中,堅持緊緊依靠黨員群眾,縣、鎮兩級公開監舉投訴電話,在網站設立“監督投訴”欄目,及時吸納黨員群眾意見,不斷完善改進工作,推進了承諾兌現工作的健康發展。
四、規范管理、加強監督,是網上曬諾落實到位的保證。網絡公開信息量大、涉及面寬、影響力大、涉密性強,必須有一套完備的督查指導和監督管理機制作保障。在實施網絡公開過程中,我縣建立了嚴格規范的公開程序,落實了責任明確的審查把關制度,構建了上級黨組織與群眾監督緊密結合的監管體系,使網絡公開工作始終既符合上級黨委政府要求,又滿足廣大黨員群眾愿望,切實增強了公開工作的生機活力。
圖為:春秋鄉中原村無職黨員個人網上公開承諾截圖。
安徽先鋒網舒城分站供稿 作者:樊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