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市全方位抓黨建促脫貧
發布時間:2017-12-18 09:24:54 來源:本站 閱讀次數:2987
巢湖市認真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越是進行脫貧攻堅戰,越是要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指示精神,把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同脫貧攻堅結合起來,堅持問題導向、注重實際效果,把基層黨的全部工作落實到支部,選優配強村黨組織帶頭人,發揮“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作用,使基層黨組織成為脫貧攻堅的堅強堡壘。
一是切實選優配強鄉鎮領導班子。發揮鄉鎮黨委的在脫貧攻堅中的“龍頭”作用,選優配強鄉鎮黨政正職,優化班子結構,優先從具有鄉(鎮)工作經歷的人員中選拔鄉鎮干部,注重選拔熟悉現代農業、扶貧攻堅、村鎮規劃、環境治理等方面的專業人才進鄉鎮領導班子。17個鄉鎮中配強了5名黨政正職。
二是集中抓好貧困村帶頭人隊伍建設。把重中之重放在加強村黨組織書記隊伍建設,特別是貧困村黨組織書記建設上,重點調配好黨組織書記隊伍,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奠定基礎。從強化村黨建工作、打贏脫貧攻堅戰出發,積極謀劃明年村“兩委”換屆工作。整頓軟弱渙散村黨組織8個。
三是全面加強下派“第一書記”工作。把脫貧攻堅納入“第一書記”的重點工作,加強對“第一書記”教育、培訓和管理,同時夯實選派單位的職責。在全市后備干部中擇優200人,選派到153個村、38個社區任第一書記、扶貧工作隊隊員,實現選派村居“第一書記”全覆蓋,在扶貧一線鍛煉、識別、使用干部。
四是出臺相關政策措施。為了充分發揮黨建在脫貧攻堅工作中的引領作用,使基層黨建工作更好地融入扶貧、服務扶貧、推動扶貧,確保全市脫貧攻堅工作進入全省第一方陣,巢湖市出臺了《關于切實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全力推進脫貧攻堅工作的實施意見》。實施意見圍繞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目標,從強化基層組織建設,筑牢脫貧攻堅戰斗堡壘、強化干部隊伍建設,配強脫貧攻堅骨干力量、強化黨員隊伍建設,培育脫貧攻堅先鋒模范、強化結對共建機制,凝聚脫貧攻堅聯動合力、強化工作責任落實,推動脫貧攻堅落地見效五個方面,對加強黨的基層基層組織建設,全力推進脫貧攻堅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為了配套《實施意見》,巢湖市還出臺了《巢湖市村干部隊伍建設三年計劃》,從培養選拔、教育培訓、監督管理、激勵約束等四個方面,提出了打造一流的村干部“鐵軍”隊伍的12條措施,明確通過三年的努力,使全市的村干部隊伍結構達到回鄉優秀全日制大專以上文化畢業生占1/3、優秀退役士兵占1/3、致富能手和鄉賢人士占1/3的三個“1/3”目標。
五是加強基層基礎保障工作。市委組織部、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市人社局、市農委5部門應聯合制定并下發《關于進一步保障村級組織辦公經費和規范村干部補貼的意見》,合理確定村級辦公經費、村干部補貼、黨建民生經費。針對部分村級活動場所不能適應扶貧工作的問題,及時組織召開各市專項工作會議,作出改建、擴建、新建部署,明確要求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問題“清零”,為扶貧工作提供堅強保障。
六是夯實各級脫貧攻堅責任。把脫貧攻堅實績作為選拔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據,把年富力強、堪當脫貧攻堅重任的干部選配到鄉鎮黨政班子,保持鄉鎮黨政正職相對穩定,確保脫貧攻堅一張藍圖繪到底。全市的12個鄉鎮、5個街道和67個市直單位及在編干部與貧困戶結成部門幫項目、干部幫戶的定點定向幫扶對子,已幫扶引進發展項目90多個,幫辦民生實事800多件。
七是積極探索抓黨建促脫貧模式。根據自身實際,借鑒外地成功經驗,探索既具有地方特色又行之有效的抓黨建促脫貧模式,為地方脫貧攻堅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和人才支持。積極探索“黨建+”扶貧模式,以加強黨的領導為前提,以發揮基層黨組織作用為基礎,以發揮黨員幫扶人作用為根本,以黨支部為單位建立扶貧中心(或扶貧攻堅戰斗隊),在農業特色產業、勞務經濟、農副產品加工業、電子商務、鄉村旅游等方面狠下功夫,積極培育和發展壯大富民產業,找準了脫貧攻堅門路。積極探索“互聯網+黨建”脫貧模式,通過整合部門資源,將民政、金融業務、市場監督管理等部門業務資源進平臺,全面推進電子商務進綜合服務平臺共同協同辦公,打通為民服務“最后一公里”,助力貧困群眾脫貧致富。建立“明珠巢湖·智慧黨建”云平臺,在夏閣鎮16個村居試點建立“黨務一點通”平臺。積極探索“支部+合作社+黨員”扶貧模式,把黨支部建在產業鏈上,利用養殖、種植等多種合作社(或協會)里的黨員們掛鉤扶貧戶,幫助購買種苗、生產資料等,然后統一收購產品,統一集中銷售,實現脫貧。先后組建產業黨組織15個,在種植、養殖、勞務輸轉等產業鏈條上,設立功能型黨小組46個,吸收貧困戶440戶,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和產業的市場競爭力。建成草莓現代生態產業園等黨員創業孵化基地9個,培養家庭養殖農場20多個,不斷放大黨組織和黨員在產業鏈上的富民效應,形成黨建與經濟發展互動雙贏的格局。(卜珍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