壩鎮“黨建+”模式 助力脫貧攻堅
發布時間:2017-12-20 09:50:00 來源:本站 閱讀次數:1765
壩鎮緊盯脫貧攻堅目標任務,以建強基層黨組織為抓手,探索實行“黨建+”模式,扎實推進基層黨建與精準扶貧深度融合,多措并舉助力脫貧攻堅。
一是“黨建+政策宣傳”,營造輿論氛圍。積極發揮村級組織主體作用,通過組織召開“村民代表大會”和“兩戶”(貧困戶、脫貧戶)見面會,宣講政策、公開村務、傾聽民意、化解民怨、落實項目,調動群眾參與精準脫貧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利用微信群、微信公眾號等媒體平臺,通過“微課堂、微視頻”等多種方式,宣傳推送黨建和精準扶貧政策及工作動態等方面信息,使農村黨員干部進一步了解精準扶貧的目的、措施和意義,幫助脫貧對象答疑解惑,進一步提升了群眾對政策的知曉率,推動精準扶貧工作深入開展。
二是“黨建+技能培訓”,提升致富本領。堅持扶貧與扶智相結合,把技能培訓作為激發群眾脫貧致富內生動力的重要舉措,組織鎮村兩級干部進村入戶,及時掌握群眾在脫貧致富方面的技術短板,在此基礎上分類統計,針對群眾的不同培訓需求,依托市委黨校、實用技術人才培訓中心和茶葉種植產業人才培訓基地等,對貧困戶進行了全覆蓋、訂單式培訓,共開展特色種養殖、農業科技實用技術等精準扶貧實用人才培訓70余人次,有效提升了貧困群眾的增收致富能力。
三是“黨建+扶貧優勢”,突出示范引領。注重把黨建優勢轉化為扶貧優勢,把“支部+農民專業合作社+基地+貧困戶”的鏈條式發展模式與“特色產業+技能培訓+扶貧扶智+村容整潔”的脫貧模式相結合,大力實施以農村黨員黨性教育和實用技能培育,村干部帶頭致富和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創業致富為主要內容的“雙培雙帶”計劃,培育創建以茶葉種植、蝦稻共養等特色產業為主的示范點,走出了一條“組織引領興產業、產業發展促增收”的脫貧致富新路子。(劉朝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