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合力加速合肥新跨越
發布時間:2017-10-26 11:42:32 來源:本站 閱讀次數:1653
我市深化科技、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破除發展障礙
“改革”,成為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的關鍵詞,其中深化科技體制、行政體制改革是改革的重要內容。近年來,合肥深化科技體制、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破除制約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無論是中科大先研院創新體制的“華麗誕生”,還是深化行政審批改革的“效能風暴”,都讓創新發展爆發動力,讓行政服務迸發活力,讓“大湖名城、創新高地”充滿吸引力,改革的強大合力引領合肥經濟社會發展實現新跨越。
“協同創新”釋放發展動力 改革亮點:創新資源“自由流動”,科研成果走出“象牙塔”
以“大湖名城、創新高地”為戰略定位的合肥,勇于探索科技體制創新,通過建立中科大先研院,破除體制機制樊籬,將深藏于“科技富礦”的生產力釋放出來。
經過一年多的建設,這一全新的平臺如同強力磁場,正在吸引著八方創新資源。英特爾、微軟、阿里巴巴、中國移動研究院等20多家知名企業都在此搶建研發中心;與斯坦福大學、密歇根大學、加州大學、伯明翰大學、牛津大學等海外名校就人才培養、科研合作等初步達成合作協議……中科大先研院已然成為合肥科技體制改革創新的“先鋒”。
“效能風暴”迸發服務活力 改革亮點:服務提速提質,企業群眾辦事方便
“以前,我們工程竣工驗收一套流程沒四五個月根本跑不下來,現在搞聯合驗收,至少縮短了3個月時間,給我們節約了大量的資金和時間成本。”多年在合肥從事地產開發的綠地集團負責人感慨地說。近年來,合肥市掀起一陣陣“效能風暴”,不斷優化經濟發展環境,引來企業和群眾的一片稱贊。
據悉,我市整合市直部門、公共服務等咨詢、投訴、舉報電話為統一的“12345政府服務熱線”,將政府服務熱線、政民直通車、各類網上信箱等群眾訴求渠道“歸攏”起來,建立“12345政府服務直通車”。群眾有何訴求,只需撥打一個電話,或者登錄一次網站,就能全部辦理完成。截至11月底,全市共受理各類訴求35萬件,其中舉報投訴類14萬余件、咨詢建議類20余萬件、辦結率99.1%。市監察局直接辦理損害經濟發展環境的投訴82件,處理2人,為企業挽回經濟損失2200余萬元。
一方面嚴格監察,另一方面簡化流程。近年來,我市開展一系列清理市級行政審批項目工作,同時與國務院和省政府的清理工作保持同步,使得行政審批一再“瘦身”。
截至目前,我市行政審批項目共保留156項,其中行政許可107項、非許可審批49項。轉報34項,取消審批29項。對比2010年度清理結果,行政審批事項共減少126項,下降比率達44.6%。
深化改革增添“名城”吸引力 改革亮點:掃除障礙為跨越發展增后勁
深化科技、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破除了體制束縛,為合肥跨越發展增添后勁,帶來新氣象,也讓“大湖名城、創新高地”的吸引力和輻射效應充分彰顯。
在科技體制改革方面,我市將以中科大先研院、合工大智能制造研究院等高端新型研發平臺為突破口,推動產學研由短期、松散、單項合作向長期、系統、實體合作轉變,探索建立具有合肥特色的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機制。同時,創新金融服務科技的方式和途徑,加大對“天使投資”以及各類科技金融創新產品的支持力度,建立和完善以政府財政投入為引導、企業投入為主體、金融信貸為支撐、風險投資為補充的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率的科技投融資體系,讓科技型企業尤其是中小科企融資貸款不再難。
在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方面,我市將著力解決好“看得見的管不著、管得著的看不見”的問題,繼續簡政放權,減少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加快推進電子政務信息資源整合,實現信息共享互通。優化再造行政審批流程,促進行政審批走向電子化、公開化和規范化。·王義 王弘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