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市中廟街道人大建言圍繞八大創新爭創5A景區
發布時間:2018-12-29 10:02:17 來源:本站 閱讀次數:2353
近日,巢湖中廟街道人大在調研姥山島5A景區創建時,建議在創 5A 景區規劃的思路上查漏補缺,圍繞八大創新思路,強化中廟姥山島休閑景區的優勢,提升資源環境,深化大愛文化底蘊,塑造休閑旅游產品,為國家旅游休閑區的創建提供有力的產品支撐。
一是發展理念創新。落實旅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求,以大眾旅游、休閑旅游時代新的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全域旅游視角統籌配置島、岸、湖、區的景觀、環境、文化、產業等資源,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著眼于創新打造突破門票經濟的新型休閑景區,以創 5A 為起點開發環巢湖國家旅游休閑區核心支撐項目,為環巢湖休閑旅游發展創新試驗,探索標準,打造范例。
二是文化品牌創新。梳理多元化、碎片化并存的文化資源,從焦姥母女舍己救人的事跡中發掘和提煉“人間大愛”文化基因,提出“大愛文化”為創建主導文化。從懶王廟資源創新挖掘“大閑”文化基因,作為休閑產品開發的文化基礎。對接時代要求和休閑時尚,以“大愛”、“大閑”構成新的地方文化資源,以形象的表現方式,通過一批具有鮮明文化主題的產品,支撐古今交融的,文化品牌創新。
三是產品體系創新。科學定位區域和細分市場,圍繞大眾旅游和休閑旅游時代的特色化、個性化、體驗化、多樣化、精致化要求,科學利用景觀、環境、文化、產業等多種資源,實現文化品牌創新(以“大愛+大閑”文化為主導,兼容多種文化,穿越古今拓展產品文化空間)、布局結構創新(內在聯系的五大品牌功能區域形成主題化旅游地理空間)、產品形態創新(休閑旅游+多種產業形式構成新業態),開發全新的休閑產品體系,以高端化“休享產品”引領休閑產業。
四是產業結構創新。著眼于全域旅游發展理念,從發展大旅游角度,將傳統的觀光游,縱向延伸為產業鏈、橫向拓展為新業態,引入水上運動、婚拍婚慶、康養保健、會展聚會、研學文創等,同觀光休閑構成互相融合的復合型產業結構,并基于大眾休閑產品中的精致化,提出開發“休享產品”,由此構成具有引領作用的“休享產業”。
五是區域管理創新。姥山島景區長期以來因體制不順、多頭管理而限制了發展。打造全新的 5A 級姥山島休閑景區,一方面擴大景區范圍,另一方面向全域型、開放型休閑景區轉變,在區域管理方面實現重大創新。建議:設立姥山島休閑景區專業化管理團隊,所在區域按照全域旅游要求成立“1+3”綜合管理機構,區域基層設立黨政旅游一把抓服務機構,景區開發新型智慧旅游平臺與網絡。
六是行業運作創新。按照常規運作,原中廟姥山景區創 5A 難度很大。巢湖姥山島景區創建規劃要跟進國家重大戰略,主動服務于巢湖半島、巢湖市、環巢湖、合肥市等不同層面的發展大局,爭取成為國家旅游休閑區中的示范型休閑景區、國家重大休閑工程、教育部研學旅游基地、國家特色文化項目等,通過以上項目同國家有關部門對接運作,爭取在探索和試驗上得到更多支持。
七是評價標準創新。5A景區規劃對應全域旅游和大眾休閑要求,跳出 2003 年頒布的以觀賞性作為旅游資源評價標準的框架,提出以新的休閑旅游資源、產品的評價標準來指導旅游項目策劃和規劃。休閑旅游評價標準為:景觀資源的觀賞性,生態資源的舒適度,文化資源的情感性,設施資源的便捷度,產業資源的融合性,管理資源的科學性等。
八是基本功能創新。創新門區功能,將景區售票功能轉變為引導功能,將門區變成承擔多重功能的休閑吸引物。通過覆蓋全域和廣泛延伸的智慧旅游創新平臺,將休閑景區的宣傳、預定、體驗、服務、管理等多種功能智能化、便利化。通過對消費服務、設施利用、產品體驗等方面的人性化安排,形成產業經濟的新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