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人才工作培訓幾點體會——巢湖市科技局宋貴金
發布時間:2019-08-05 11:27:26 來源:本站 閱讀次數:5075
2019年6月26日至30日,我有幸參加巢湖市鄉村振興人才工作者(杭州)培訓班。我非常珍惜這次來杭的學習機會,在培訓班中,本著虛心學習,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總結經驗的態度,和同事們溝通探討,相互促進。通過五天的學習考察活動,我開拓了視野,增長了見識,發現了差距,受益非淺。現在我將這幾日的學習體會匯報如下:
一、總體感受
杭州市經濟總量位居全國省會城市第四,在人才發展和鄉村振興方面一直處在全國前列。這次培訓我們學習了浙大教授的先進人才工作理念,實地參觀了浙江杭州市未來科技城和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園等,雖然只有短短四天,但是我感覺整個培訓考察行程安排科學、內容設置豐富、針對性強,讓我收獲頗豐。海創基地,夢想小鎮優秀的創業環境、德清縣先進的鄉村振興理念和取得成果,都給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二、幾點收獲
(一)傳承發揚“紅船精神”
6月28日的嘉興南湖之行讓我更加近距離的感受中國共產黨發展的艱辛歷程,它給我帶來的不僅是心靈的震撼,更是靈魂的洗禮。“開天辟地、敢為人先,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紅船精神”依然對我們今天的經濟和人才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今天的經濟和人才工作就需要一些年輕有為的黨的干部敢于承擔、大膽創新工作方法,因此,我們要繼續努力傳承并踐行“紅船精神”。
(二)招才引智強支撐
在這次培訓中,我先后參加了王端旭、陳詩達、陸敏三位浙江大學講師主講的關于“產業發展與產業人才集聚”、“轉型與人才戰略”“創新型創業研發中心建設與運營”主題的講座, 吸收了浙江在引導和聚集人才方面的經驗,深切體會到人才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資源,人才爭奪刻日趨激烈。創新的事業呼喚創新的人才,實現巢湖市振興發展歸根結底要靠人才。當前要實現我市“安徽爭五強,全國爭百強”的奮斗目標,搞好“全國創新型縣(市)建設”,就應結合我市實際制定長期的人才戰略規劃。然而,在有些地方和部門,在人才與發展關系的把握上,存在著重發展輕人才現象,忙忙碌碌引資金、搞項目,看不到人才在發展中的重要作用。還有一種是一味的抓人才,表面看力度很大、轟轟烈烈,實際人才作用發揮并不好。其實質,都是把人才與發展割裂開來,變成了“兩張皮”。
三、加快人才工作建議
要吸引人才,政策紅利必不可少,巢湖市委副書記許漢生在2018年全市人才工作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上強調,我市人才工作要在“完善體制機制”與“優化服務環境”兩個方面持續發力。一是聚焦更加積極有效的人才政策,優化完善人才政策體系,側重人才創新能力發展和企業經濟社會貢獻。二是營造更加開放包容的服務環境,全范圍、全流程、全方位提供服務,堅持寧缺毋濫原則,促進高質量水平發展,為真正愿意在巢湖扎根發展的企業和人才提供用心、貼心、暖心的服務。
要大力引進和培育各類創新創業人才,健全完善激勵創新的利益導向機制,大力營造有利于人才脫穎而出的良好環境。第一,要發揮巢湖市區位優勢。我市緊鄰合肥、蕪湖、馬鞍山、南京等較大城市,內路網發達,道路通暢,周邊高等院校多,人才資源豐富,積極調研走訪建立產、學、研、用長期的合作機制,同時創新引進方法,剛性引進和柔性引進相結合的機制。第二,健全完善區域內人才創新創業生態系統。真正做到能夠留住人才、發揮人才作用。我市擁有巢湖學院、安徽建筑大學城市建筑學院、合肥職業技術學院等高等學校,也是少有的縣(市)能擁有如此多教育人才資源,這都是我們的優勢。用好優勢資源也是當前重要一項工作,目前,市政府已經與巢湖學院等高校簽訂了“產學研”合作協議,政府相關部門積極發揮職能作用,為企業和本地院校搭建校企合作平臺,比如學院研究成果建立成果庫對企業開放、定期邀請專家下企業為企業解難題謀發展,企業為我市院校提供學生實習場所、為院校成果提供中試場地等合作方式。第三,完善機制體制。要加快建立協同創新機制,深化高校科研體制改革,加強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積極引導社會資金參與科技開發。文化方面,要激發社會創新活力、提高創新體系效率,根本在于創新文化、創新精神的培育和認同。在人才發展的實踐上,要充分調動人才的主觀能動性,積極學習浙江先進的發展方式:建立從身份管理到崗位業績的人才評價,結合企業技能人才自主評價,高校老師專業技術職務自主評聘,衛生系統高級職稱分類自主評聘實現綜合評價機制;在我市高校對人才施行“縣統管,校自用”,對高校人才進行經濟激勵、榮譽激勵、職稱激勵,鼓勵優質教育、衛生資源下沉;打造一批普惠、智能、協同、融合的眾創空間,設立產業驅動孵化平臺,搭建技術共享和科技成果轉化平臺,建立新型孵化器,提供開放共享服務的孵化模式,通過政府搭臺、資本唱戲,直接、間接、跟進孵化,同時政府部門要做好項目、資金、平臺服務保障,讓小微企業,大學生創業沒有后顧之。第四,政策支持。目前,我市制定了高層次人才及團隊創新創業系列政策和天使投資基金管理辦法等系列政策,對高層次人才及團隊創新創業給予支持,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較發達地區,我們的政策執行和支持力度還很有限,如天使基金成立以來,盡職調查周期長,放款速度慢,致使天使基金未能收到應有的效果。今年市科技局協同合肥市創新投創新工作方法,制定更加適合資助政策和融資政策。第五,提高服務質量。當前,國內外創新創業高地的人才競爭,已從單靠優惠政策比拼,靠打“價格戰”“政策戰”,逐步演變為“人才生態環境”的競爭。這就要求政府要協同做好產業人才服務工作,提供“一站式”、“母親式”的服務。積極和人才對接溝通,了解人才的具體需求,合理安排工作,讓人才的局部目標和產業的整體目標一致,使其在工作中產生實實在在的滿足感,實現自我價值,讓人才和產業產生黏性。在此工作中,我們政府在相關業務知識水平上絕不能松懈,要詳細了解產業組織結構,才能分清輕重緩急,有的放矢地狠抓關鍵環節。只有每塊板都訂好了,“木桶效應”中的水桶才能拎得滿,拎得久。作為科技工作者,要積極走訪企業,了解人才和企業需求,為人才和企業解讀科技政策,協同人才和企業制定發展規劃,指導企業申報項目和資金支持,讓人才為企業一心一意謀發展。第六,制定政策抓落實。政府人才職能部門既是政策的制定者又是政策的實施者,既要做好服務更應抓好落實,制定政策落實的長效機制,也要制定好監督考核機制,制定近期目標和長遠目標,并根據目標制定考核細則抓落實。
城市發展不僅要吸引人才,更重要的是用好人才,留住人才。產業創新改革,要充分發揚“紅船精神”精神,有不畏難、不氣餒、不言敗的信心,克服強調客觀、畏難發愁的情緒。雖然作為欠發達地區,巢湖在發展道路上有很多矛盾和挑戰,這是一個客觀事實,但路是人走出來的,事業是人創出來的,我們黨員干部要敢為人先,創新工作思路,創新工作機制,創新工作方法,開拓進取,埋頭苦干,走出一條符合我市實際的轉型追趕之路,為我市的人才振興事業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