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鄉村人才隊伍建設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目標——巢湖市教體局唐澤軍
發布時間:2019-08-05 11:26:43 來源:本站 閱讀次數:3653
習近平在山東考察時指出:“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要積極培養本土人才,鼓勵外出能人返鄉創業,鼓勵大學生村官扎根基層,為鄉村振興提供人才保障。”喜見我市對鄉村振興人才隊伍建設的高度重視。我堅信: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所有鄉村振興人才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我市定能實現鄉村振興的宏偉戰略目標。下面就參加本次鄉村振興人才工作者培訓班的心得體會,匯報入下。
一、學習收獲
本次培訓,我既聆聽了專家學者關于鄉村人才隊伍培養的真知灼見,也現場領略了浙江省人才隊伍建設的巨大成就。
理論學習,一是讓我澄清了關于鄉村振興人才的模糊認識,鄉村振興人才的培養,應該包括鄉村黨政人才隊伍、鄉村企業家人才隊伍、鄉村專業技術人才隊伍、鄉村實用人才隊伍的培養,這些人才隊伍涵蓋了鄉村政治、經濟、科技、教育、衛生、文化等多個領域;二是讓我更加清晰的認識到人才培養在實現鄉村振興戰略中的重大意義:在當今知識經濟的時代下,科技是實現鄉村振興的基石,而人才是引領科技進步的重要因素,鄉村振興人才,在促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拉動農村經濟發展、帶領群眾脫貧致富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是新農村建設的一支重要生力軍。
在現場教學點,我目睹了浙江省在科技引領產業創新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感受到“走遍千山萬水、歷盡千辛萬苦、講盡千言萬語、想盡千方百計”的浙江人才隊伍建設的可貴的“四千”精神。他們廣納天下各類人才的胸襟,前瞻的各種政策,頗具活力的創業生態系統,綜合性創業服務社區的精心打造等,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社會轉型的陣痛中,在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作為一名人才建設工作者,我深感自己肩上責任的重大。我市鄉村振興離不開各類人才,這些人才的培養需要敢為先的創新精神。
二、對我市鄉村振興人才工作的個人思考
《巢湖市鄉村振興人才隊伍建設實施方案》對我市鄉村振興各類人才隊伍的建設,提出了具體可操作性的意見,它需要我們人才建設工作者認真的學習和領會。我想就我市鄉村振興人才的培養方面,談談自己的粗略思考。
(一)形成人才工作的長效機制
“鄉村振興,人才先行”。人才的培養不能走過場,要制定我市人才培養的中長期計劃,著力從用才、育才、惜才的長效機制上下功夫。要根據我市鄉村振興戰略的實際情況,根據我市所處的地理環境和經濟環境,確立鄉村振興的分階段具體實施目標,有針對性的培養各類需要的人才。
(二)以組織振興引領人才工作
人才建設的長效機制是建立在鄉村組織振興的基礎上。鄉村干部的隊伍建設是鄉村振興人才工作的重要基礎,可以試點“職業村支書”和“金融村官”,為鄉村振興提供職業服務和金融服務,以組織振興帶動鄉村振興,并實現兩者的有機協調與融合,更好的發揮基層黨組織隊伍在實現鄉村振興人才工作中的引領作用。
(三)拓寬人才工作的多種聚道
1.驅動內生動力,激活本土人才“一池春水”。一是依托各類職業技術教育平臺,加大本土人才培養力度。要主動聯系巢湖學院、合肥職業技術學院、合肥市工程技術學校等公辦院校,形成長期合作關系,定向培養鄉村振興需要的各類人才;二是加強民辦成人職業教育機構的管理,有計劃的培養各類專業技術人才,發揮他們在鄉村振興中的重大作用;三是發揮鄉村振興人才的“傳幫帶”作用,積極引導他們做好鄉村振興的“技術指導員”,帶領一大批鄉民走上“土專家”的道路。
2.啟動引進引擎,喜賞各類人才“百花爭艷”。一是鼓勵專業院校畢業生來巢就業,深入到鄉村創業,以他們的一技之長,創造社會效益;二是有針對性的引進人才隊伍,參與創辦企業,或是參與科研項目,帶動我市鄉村振興;三是做好農村人才“回流”工作,鼓勵巢湖籍人才回鄉創業,為他們創造良好的鄉村創業機遇與發展空間。通過扶持政策,解決他們返鄉創業過程中面臨的融資、用地、服務、風險應對等難題,以他們回鄉的創業實績帶動地方產業振興。
(四)以待遇激勵,確保基層人才“留”得住
一是暢通職業路徑,拓寬發展空間留住人才。“高配”鄉村基層人才,解決引進人才的身份問題。對在基層服務出色的干部,優先選拔為鄉鎮領導干部、考錄鄉鎮機關公務員,拓展其職業發展空間;二是注重物質激勵,提升經濟待遇。提高鄉村人才的工資待遇,嚴格落實選派掛職干部相關補助和鄉鎮干部補貼、高定工資檔次和放寬職稱和評審條件等就業優惠政策;三是豐富考核管理,落實評優評獎激勵。對下沉到基層的人才,建立科學的實績認定辦法和考核管理制度,將考核結果作為評選先進、升職晉級、績效薪酬的重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