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時代洪流中當好合格幫扶人—市政府辦李鵬程【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網絡培訓班】
發布時間:2020-04-30 17:01:14 來源:本站 閱讀次數:8489
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強調,今年是脫貧攻堅戰最后一年,各地區各部門要堅定不移把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實好,確保如期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總書記的講話猶如催征號角,激勵著我們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時代洪流中迎風奮楫、勇立潮頭。開展脫貧攻堅結對幫扶工作以來,市政府辦始終堅持在幫扶一線展現使命擔當,在嚴抓落實中錘煉優良作風,以最負責的態度、最有效的落實,盡銳出戰、攻堅克難,先后抽調28名工作人員結對幫扶槐林鎮102戶困難家庭,累計籌資近20萬元對口支持武山、槐光、龍王、官塘等村居,為穩定脫貧、防止返貧貢獻“政辦力量”。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都不能少。”為了深入解貧困戶所思所想所盼,切實解決“兩不愁三保障”和飲水安全等突出問題,市政府辦幫扶人用腳步丈量鄉間地頭,用真情融入群眾生活,在幫扶一線得到了切切實實的鍛煉與提升。一是政治意識得到強化,深刻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豐富內涵,切實增強理論素養,提高思想海拔,在不斷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兩個維護”中,進一步凝聚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決心和信心,進一步增強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二是歷史視野得到開拓,重溫中國歷史和中國共產黨黨史,準確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方位,深刻認識到戰勝貧困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千年夙愿,也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百年理想,更是實現偉大復興夢想的歷史責任。三是人生經歷得到豐富,充分接觸農業、農村、農民,在耳聞目睹中體會農民生活的不易、農事生產的艱辛、農村建設的短板,真正地懂得了貧窮是“中國最大的敵人”,潛移默化地增強了對農村的親近感、對幫扶的責任感。四是解題能力得到增強,與鎮村干部、貧困戶一道,想盡辦法、竭盡所能,以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智慧和執著,真情實意地幫助貧困戶解決生產生活困難,在此過程中懂得如何更好地去聯系群眾、用活政策、協調工作,厘清科學解題的思路,掌握有效答題的方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脫貧攻堅不是輕輕松松一沖鋒就能打贏的,從決定性成就到全面勝利,面臨的困難和挑戰依然艱巨,決不能松勁懈怠。市政府辦將深入學習貫徹總書記指示精神,全心全力,善作善成,鞏固扶貧成果,提升脫貧質量,爭做合格幫扶人。一要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中樹立大局意識。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全面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統籌抓好事關全局、事關長遠的鄉村振興各項工作,其中最關鍵的一項基礎性工作就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雖然市政府辦幫扶建檔立卡貧困戶已全部脫貧,但脫貧摘帽不是終點站,責任、政策、幫扶和監管也不能到站下車,必須持續推進“五+產業”(資產收益、特色種養殖、電商、旅游、光伏+扶貧),因地制宜推行“四帶一自”“三有一網”等扶貧模式,進一步搭建聚人心、匯人才的鄉村振興大舞臺。二要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中踐行嚴實作風。加強扶貧領域作風建設,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減輕基層負擔,做好工作、生活、安全等各方面保障,是脫貧攻堅成效能否經得起歷史和人民檢驗的關鍵一環。必須自覺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以重實干、講實效、不搞花架子的作風,切實把脫貧攻堅落到實處。要利用知識、網絡、組織等優勢,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打通產業、建康、教育扶貧等“最后一公里”,使貧困戶真正獲得實惠、真正感到幸福。三要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中塑優生活風尚。在實際工作中,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引導群眾破舊立新、移風易俗。目前,我市部分農村地區一定程度上還存在畸形人情風、盲目攀比風、低俗惡搞風、打牌賭博風等不良風氣。要因人制宜、見縫插針,及時聯合富有威望、公道正派的老黨員、老干部、老教師和群眾代表等鄉賢,教育激勵貧困戶樹立主體意識,激發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同時依托鎮村基層黨組織開展普法教育,逐步解決“不誠、不孝、不儉、不勤、不和”等問題,弘揚文明新風。四要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中加強感恩教育。黨的脫貧攻堅政策似陽光、如春風,改善了困難群眾的生活,給無數貧困家庭以光明和希望。在這份光明和希望中,一定要認識到脫貧向好生活來之不易,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至為偉大。在實際幫扶過程中,極個別貧困戶對扶貧工作不夠理解,認為自己脫貧是黨和政府的事、是幫扶干部的事,不知恩、不感恩的言行時而有之。因此要通過扶貧夜校、勵志教育、集中學習等方式,開展貧困戶家庭成員感恩教育,引導貧困戶從“要我脫貧”轉向“我要脫貧”,自覺在思想深處根植“自強、誠信、感恩”的意識,增強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的信心和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