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市“五個到位”落實脫貧攻堅社保兜底工程
發布時間:2018-12-10 18:31:03 來源:本站 閱讀次數:1796
巢湖市在打贏脫貧攻堅戰中,瞄準“社會保障兜底一批”的脫貧目標,按照“主動發現、無縫銜接、精準識別、陽光救助”的工作要求,做到“五個到位”,編密織牢社會保障托底安全網,促進脫貧攻堅取得實效。
一是落實兜底保障,資金及時到位。巢湖市貧困人口基數大,財政較緊,市政府高度重視社保兜底工作,多方籌措資金,確保社會救助款及時發放。目前,我市共有農村低保對象10982戶、20606人,保障面為3.26%,累計發資金9575.6298萬元;農村特困對象5191人,累計發放資金2833.8416萬元。自2018年7月1日,農村低保標準提高至年人均6948元,補助水平由月人均292元提高至376元,增幅28.8%。自2018年1月1日,農村特困補助標準提高至每人每年6516元;照料護理標準提高至每人每年1764元(一檔)和每人每年1644元(二檔)。
二是建立會商制度,信息交換到位。按照《巢湖市扶貧開發工作部門聯席會商制度》(巢扶辦〔2017〕21號)文件精神,建立健全民政、扶貧聯席會商制度,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商討解決社保兜底脫貧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建立聯絡員制度,加強信息溝通,一月一交換。市民政部門及時將低保、特困供養和殘疾人救助等信息、扶貧資金項目落實情況報市扶貧辦,市扶貧辦及時將扶貧信息系統人員變化、扶貧資金項目安排等情況提供給市民政局知曉,便于雙方及時比對,掌握準確情況,落實幫扶政策。
三是強化政策銜接,精準識別到位。進一步完善社會救助政策,強化脫貧攻堅與社保兜底制度銜接,出臺《關于修訂巢湖市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實施細則的通知》,加大對未脫貧建檔立卡貧困戶中的重病、重殘人員的保障力度。聯合市扶貧辦下發《關于全面開展符合低保條件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排查認定工作的實施方案》,對全市貧困人口,特別是因病、因災、因殘返貧的建檔立卡扶貧戶開展全面的調查核實和摸底梳理,主動發現,及時為符合低保條件的貧困戶辦理低保手續。截止目前,共將410戶、1078人符合條件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納入農村低保。
四是完善主動發現機制,應救盡救到位。 聯合扶貧辦下發《關于建立完善社會救助主動發現工作機制的通知》,建立以市、鄉鎮(街道)、村(居)“三級聯動”的社會救助工作機制為基礎,社會組織、社工、志愿者等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主動發現網絡隊伍。通過政府購買社會救助服務的方式,全市183個村(居)均設立1名救助信息員,負責主動了解收集困難群眾信息,開展調查登記,對符合救助條件的困難群眾及時上報,確保困難群眾“主動發現、及時救助、應救盡救”。同時強化“一門受理、協同辦理”機制,公開市、鄉、村三級社會救助電話。全市17個鄉鎮(街道)均設立社會救助受理服務中心,負責困難群眾申請救助事項的咨詢、登記、受理、轉辦、反饋、統計工作,今年以來共辦結3991件。
五是推進陽光救助,管理監督到位。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城鄉低保等社會救助公開公示工作的通知》,要求鄉鎮、村居設立固定社會救助公開欄,對救助對象及救助政策進行長期公示,同時公布市民政局、鄉鎮街道監督電話,接受社會監督。深入推進農村低保專項治理工作,開展城鄉低保工作專項督查,重點督查受理審核程序規范化、低保對象認定及分類救助、與扶貧政策銜接等工作情況,有效杜絕“人情保”“關系保”“錯保”“漏保”現象,確保城鄉低保等社會救助政策公開、公平、公正實施。(胡社俊、李婧)